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嗜水气单胞菌在浸泡感染团头鲂的组织动态分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陆春云 1 ; 谢骏 1 ; 习丙文 2 ; 梁利国 2 ; 夏飞 2 ; 潘良坤 2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浸泡感染;绿色荧光蛋白;团头鲂;组织分布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5 年 05 期

页码: 1068-10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具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的嗜水气单胞菌(WJ-8G FP)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进行浸泡攻毒试验,探究温度对浸泡感染后嗜水气单胞菌在团头鲂各组织分布的影响。实验设立A组(水温25℃),B组(水温32℃),C组(水温25℃),其中C组为对照组。用菌株WJ-8G FP对实验组A、B进行浸泡攻毒,试验组C不进行攻毒处理,攻毒后分别于2 h、4 h、8 h、12 h、24 h采集各组鱼血液、脾、肾、鳃、肠道、肌肉,培养法统计分析各组织器官上的荧光细菌数量。实验结果显示,在各取样时间段实验组A(25℃)和实验组B(32℃)团头鲂各组织在均能检测到荧光嗜水气单胞菌,对照组未检测到嗜水气单胞菌;最高菌量出现在鳃,且鳃上嗜水气单胞菌数量显著大于其他组织(P<0.05),其次是脾、肾;组织内的菌量随时间大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B实验组中各组织菌量显著大于A实验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鳃是嗜水气单胞菌浸泡感染团头鲂的主要组织器官,与25℃相比较,在水温32℃时团头鲂被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风险更高。

  • 相关文献

[1]团头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分析. 陈凯,习丙文,滕涛,王亚冰,高金伟,梁利国,谢骏. 2016

[2]团头鲂黑素皮质素3型受体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廖盛臣,陈凯,习丙文,秦婷,潘良坤,谢骏. 2019

[3]团头鲂病原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夏飞,梁利国,谢骏. 2012

[4]团头鲂铁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嗜水气单胞菌感染下的表达. 孙盛明,戈贤平,朱健,张成锋,缪凌鸿. 2015

[5]多个环境因素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团头鲂致病力的影响. 陆春云,习丙文,叶诗尧,梁利国,谢骏. 2015

[6]大黄素、维生素C及其配伍对团头鲂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明建华,谢骏,徐跑,刘文斌,周群兰,刘波,习丙文. 2011

[7]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基因ompTS在枯草芽胞杆菌中的表达及检测. 罗晓松,侯化鹏,尚书,汪登强,邹世平,龙良启. 2009

[8]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模式研究与技术应用. 顾兆俊. 2014

[9]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镜鲤溃疡病. 卢彤岩,杨雨辉,刘红柏. 2000

[10]大口黑鲈烂身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刘春,李凯彬,王庆,马必勇,卞荣玲. 2012

[11]水产源嗜水气单胞菌药物敏感性及QRDR基因突变分析. XUE Hui-juan,薛慧娟. 2012

[12]异育银鲫各组织器官中细胞色素P450药酶活性的比较. 贾娴,胡琳琳,房文红,汪开毓,胡晓. 2011

[13]强力霉素在斑点叉尾(鲴)体内药物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丁俊仁,艾晓辉,汪开毓,刘永涛,袁科平,袁丹宁. 2012

[14]粪肠球菌累积对虾夷扇贝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李斌,陈碧鹃,齐占会,方建光,廉伟,任仲,王丽丽. 2011

[15]泰国斗鱼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基因cDNA克隆及表达. 陈华谱,洪广,刘燕华,贺超,王晓玲,吴静娴,朱春华,李广丽. 2017

[16]泰国斗鱼igf2基因cDN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陈华谱,杨尉,王耀嵘,徐志辉,黄海,李广丽. 2018

[17]杂色鲍防御素HdDef1的分子特征和表达分析. 姚托,卢洁,叶灵通,陈华生,王江勇. 2019

[18]循环水养殖欧洲鲈鱼(Dicentrarchus labrax)重金属污染状况与富集分布特征. 万慧珊,程波,宋晓红,李乐,宋怿. 2017

[19]乌鳢脑型芳香化酶基因cDNA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王丹丹,张桂蓉,魏开建,GARDNER Jonathan P.A.,杨瑞斌,陈昆慈,邹桂伟. 2015

[20]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coat-ε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组织分布. 王修芳,刘庆慧,吴垠,黄倢.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