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淮海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结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方放 1 ; 李想 2 ; 石祖梁 3 ; 王飞 1 ; 常志州 3 ; 张姗 4 ; 孙仁华 2 ; 宝哲 2 ; 邱凌 1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2.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4.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肥料;利用现状;利用潜势;黄淮海地区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02 期

页码: 228-23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推动区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以黄淮海地区5省市为研究对象,对各类农作物秸秆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了5省市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秸秆资源密度、人均秸秆资源占有量,明确了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初步分析了秸秆全量化利用的潜势。结果表明:黄淮海5省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理论数量达到2.4×108 t,可收集量达到2.1×108 t。秸秆综合利用率达76%,其中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利用分别占已利用量的49.0%、31.6%、4.4%、8.8%、6.2%。秸秆资源密度和人均秸秆资源占有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分析黄淮海各省(市)秸秆潜在利用途径,预测竞争性秸秆利用需求量为1.5×108 t,分别为肥料化6.7×107 t、饲料化5.7×107 t、基料化1.1×107 t、原料化1.8×107 t,秸秆资源可能源化利用量则为8.80×107 t。在已有利用结构基础上,黄淮海地区秸秆实现全量化利用的总体趋势表现为"两个增加"、"一个减少"、"两个调节",即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分别增加2.5×106和6.3×106 t,饲料化利用减少4.8×105 t,肥料化利用调节范围为-2.2×107~7.2×107 t,能源化利用调节范围为0~7.2×107 t。并提出"区域统筹,整体推进",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的工作思路。

  • 相关文献

[1]肥料着色有害无益. 邵建华. 2012

[2]秸秆和肥料管理措施对太湖流域水稻种植氮流失的影响. 俞映倞,钱聪,杨梖,杨林章,何世颖,薛利红. 2024

[3]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蛋白质、油脂含量和百粒质量的表型分析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改良. 杨红燕,沈会权,胡哲,栾海业,乔海龙,臧慧,徐肖,张英虎. 2021

[4]黄淮海地区长山核桃种植潜力评价. 张普娟,杨洪义,王雪先,生静雅,刘广勤. 2016

[5]南通地方畜禽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顾拥建,沙文锋,朱娟. 2015

[6]狼山鸡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顾拥建,夏义忠,陈启康,沙文锋,戴晖,朱娟. 2008

[7]江苏沿海地区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与开发利用途径. 卞同洋,陶红,卢珊. 2009

[8]秸秆产生利用现状调查与禁烧面临难点分析——以江苏省某乡镇为例. 石祖梁,杨四军,常志州,张斯梅. 2014

[9]羊角椒肥料与密度试验初报. 费月跃,顾闽峰,王伟义,彭亚民,王军,耿安红. 2015

[10]紫皮洋葱新品种紫玉88的肥料试验. 陈翠竹,潘美红. 2013

[11]不同栽培基质和肥料对大花惠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张琼,周影,高年春,邵和平,陶益,曾燕楠,徐生. 2009

[12]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及氮肥运筹对淮稻13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袁彩勇,王健,孔宪旺,李刚,高平中. 2013

[13]施肥对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刘明钟,张洪源,周兴根. 1987

[14]沿海稻区施肥量与肥料结构演变对稻谷产量的影响. 王景宏,秦光蔚,辛海宁. 2001

[15]肥料施用方式对钵体毯状秧盘秧苗素质的影响. 邵文奇,庄春,钟平,纪力,陈川. 2014

[16]基于响应面设计的盐油杂3号高产肥料搭配试验研究. 万林生,单忠德,孙红芹,倪正斌. 2013

[17]测土配方施肥在夏白菜生产中的效果研究. 牟建梅,张国勤. 2012

[18]徐稻3号水稻超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徐军,段祥茂,刘强,杨波,徐宗进,周炜,陈留根,仲维功. 2008

[19]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盐乌1406产量的影响. 吴承东,张明. 2017

[20]超级稻淮稻11号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孔宪旺,袁彩勇.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