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培养基上香菇菌丝体酯酶同工酶的差异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贺冬梅 1 ; 陈明杰 1 ; 谭琦 1 ; 郭倩 1 ; 凌霞芬 1 ; 严培兰 1 ; 詹才新 1 ; 潘迎捷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关键词: 香菇;菌丝体;酯酶同工酶

期刊名称: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5684

年卷期: 1998 年 S1 期

页码: 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同工酶分析技术,能反映个体在细胞代谢水平上的变化,不仅分辨率较高,而且简便、快速,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所以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对不同种属、同种不同菌株分类和鉴别,以及选取亲本和鉴别,并对某一菌株的产量高低、朵形和温型等,也都具有可能的预见性.酯酶同工酶在食用菌个体内具有较好的相对稳定性、个体发育阶段特异性及同一个体不同组织部位特异性(Chang等,1978),因此可作为食用菌种质资源研究最有效的生化分析指标之一.但是,这种指标会受到不同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培养菌丝体的条件、菌龄等,而造成一定偏差.本文应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的香菇菌丝体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会造成香菇菌丝体酯酶同工酶谱产生显著差异,这可能与培养基以不同组分和比例配制有关.由于底物及诱导物的组成或浓度不同,造成菌丝代谢活动不同,代谢产物和反应速度不同,诱导酯酶构型不同,酶的活性也不同,致使酯酶同工酶带数和深浅不同.根据本研究结果,今后利用酯酶同工酶电泳分析进行食用菌菌株分类或鉴别时,实验材料必须以同样的条件获得,培养基成分和浓度要一致.

  • 相关文献

[1]不同培养基上香菇菌丝体酯酶同工酶的差异性研究. 贺冬梅,陈明杰. 1998

[2]香菇液态深层发酵技术研究概况及应用前景. 史德芳,周明,杨德,郭鹏. 2014

[3]香菇单核菌丝培养和生化特性. 潘迎捷,汪昭月,王曰英,孙华瑜,李艺. 1988

[4]高温胁迫对香菇菌丝体脂肪酸的影响. 赵妍,李治平,任畇霏,张美彦,宋晓霞,查磊,杨焕玲,陈明杰. 2023

[5]不同培养基对香菇菌丝体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贺冬梅,陈明杰,谭琦,郭倩,凌霞芬,王南,严培兰,詹才新,潘迎捷. 1998

[6]培养方法对灵芝菌丝体胞内三萜产量和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骆军鑫,张劲松,贾薇,冯娜,杨炎,唐庆九,刘艳芳,章慧. 2014

[7]面向规模化应用的竹荪多糖液态深层发酵工艺优化. 冯杰,冯娜,刘艳芳,唐庆九,周帅,刘方,张劲松,杨焱. 2020

[8]蛹虫草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固体栽培子实体中活性成分的比较. 朱丽娜,高新华,刘艳芳,张红霞,周帅,张忠,李传华,唐庆九. 2019

[9]灵芝菌丝体三萜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冯娜,岳亚文,程池露,杨梅,汪旵,张劲松. 2022

[10]鲍姆木层孔菌子实体与菌丝体醇提物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吴娜,王钦博,冯娜,汪雯翰,张劲松,唐庆九,邵倩,杨焱. 2013

[11]芸苔属(Brassica)基本种和复合种亲缘关系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张明融,章丽丽,钟黔湘. 1987

[12]蘑菇粉孢霉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孔祥君. 1988

[13]液态发酵灵芝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理化特征的分析. 石佳,冯杰,刘利平,唐传红,刘艳芳,张劲松. 2024

[14]工厂化生产金针菇菌株‘青禾’F_2代性状分化的研究. 张旬旬,苏蓉,尚晓冬,谭琦. 2014

[15]灵芝杂交菌株选育及其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动力学. 王天娇,唐传红,张劲松,徐凯,刘艳芳,杨焱,唐庆九,贾薇,刘方. 2014

[16]姬松茸菌株种质资源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郭倩,潘迎捷,周昌艳,宋春艳. 2004

[17]深层发酵用高产灵芝胞内多糖菌株的筛选. 李娜,唐传红,刘艳芳,周帅,谭贻,王金艳,冯杰,张劲松. 2021

[18]樟芝发酵液和液体发酵菌丝体提取物对SPCA-1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杨海芮,汪雯翰,贾薇,张劲松,张赫男,杨焱,樊华,刘志东,张亚平,孙文博. 2016

[19]不同品种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比较研究. 邢增涛,郁琼花,张劲松,潘迎捷. 2004

[20]樟芝菌丝体的不同提取方法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刘华,贾薇,张劲松.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