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国才 1 ; 王广军 2 ; 张凯 2 ; 郭照良 1 ; 梁志辉 3 ;
作者机构: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3.中山市龙之泉农业科技发展公司
关键词: 红螯螯虾;人工育苗;生物学特性;孵化模式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117-12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红螯螯虾人工育苗批量生产技术尚未成熟,未能大范围推广,仅靠半自然状态下繁殖的虾苗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红螯螯虾市场的开拓速度缓慢,大大限制了螯虾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本文综述了红螯螯虾生物学特性、影响其繁殖的内外部因素以及孵化模式,并探讨了未来红螯螯虾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均能抱卵的可能性。为提高红螯螯虾抱卵率、产卵量以及孵化率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为红螯螯虾的规模化、产业化养殖提供支撑。
- 相关文献
[1]西施舌增养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吴进锋,陈利雄,陈素文. 2005
[2]基于有性繁殖的鼠尾藻规模化繁育试验. 孙修涛,王飞久,汪文俊,江洪涛,王义民,汤庭耀,李生尧. 2010
[3]青龙斑高位池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吕国敏,黄小林,李涛,刘付永忠,蔡云川,马志洲,黄忠. 2013
[4]条石鲷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 孙中之,柳学周,徐永江,李娟,曲建忠. 2009
[5]克氏原螯虾人工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徐增洪,周鑫,赵朝阳. 2010
[6]西施舌的人工育苗现状及养殖发展前景展望. 陈健光,陈利雄,吴进锋,张汉华,陈素文. 2006
[7]东风螺的增养殖技术及产业化前景. 陈利雄,吴进锋. 2004
[8]点带石斑鱼Epinephelelus malabaricus(Schneider)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王建钢,乔振国,于忠利. 2007
[9]长肋日月贝个体发生观察及人工育苗初步试验. 王雨,叶乐,杨其彬,陈旭,温为庚,吴开畅. 2009
[10]我国鲍养殖研究现状及展望. 唐保军,王慧. 2009
[11]东风螺的人工养殖实用技术和产业发展展望. 张汉华,吴进锋,陈利雄,梁超愉. 2006
[12]高雅海神蛤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董迎辉,杨爱国,李赟. 2004
[13]锈斑蟳人工育苗技术. 邹雄,杨明秋,蒲利云,陆建学,夏连军,刘鑫. 2023
[14]5种波长光对日本沼虾人工育苗幼体成活率的影响. 郁桐炳,唐渝,尤洋,俞开颐. 2004
[15]银鲳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施兆鸿,王建钢,高露姣,凌建忠. 2005
[16]哲罗鲑(♀)×细鳞鲑(♂)的人工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徐革锋,尹家胜,刘洋,李永发,杜佳,牟振波. 2010
[17]使用微粒饵料进行对虾育苗试验报告. 李健,冯莉萍. 1998
[18]红螯螯虾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 沈锦玉,袁军法,潘晓艺,曹铮,顾志敏,尹文林,石正丽. 2007
[19]红螯螯虾酚氧化酶原及其特性研究(英文). 顾伟,陈静,黄艳青,靳明建,孟庆国,王文. 2015
[20]2种稻虾共作模式对土壤有机氮矿化作用的影响. 喻召雄,陶先法,贾睿,侯诒然,李子万,董寅,李冰,朱健.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稻草对草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结构和菌群的影响
作者:罗王燕;张凯;李坤;杨顺慧;王广军
关键词:草鱼;稻草;稻渔轮作;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结构;肠道菌群
-
不同复合碳源对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垂直分布特征及交换通量的影响
作者:罗义民;张凯;谢骏;王广军;龚望宝;李志斐;夏耘;田晶晶;李红燕;谢文平;郁二蒙
关键词:碳源;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垂直分布;交换通量
-
春季桑沟湾硅藻群落结构对硅酸盐加富的响应研究
作者:张凯;姜娓娓;万东杰;高亚平;张义涛;蒋增杰
关键词:硅酸盐;硅藻;群落结构;粒径结构;桑沟湾
-
以丝瓜络为碳源的固相反硝化系统性能
作者:高书伟;张凯;李志斐;谢骏;王广军;郁二蒙;李红燕;夏耘;田晶晶;龚望宝
关键词:养殖尾水;固相反硝化;水力停留时间;进水硝酸盐浓度;丝瓜络;微生物群落
-
夏季高温期三倍体和二倍体长牡蛎生理能量学及碳收支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伟伟;姜娓娓;蒋增杰;张凯;万东杰;石亚洲;王玮欣;张义涛
关键词:长牡蛎;三倍体;二倍体;夏季高温;生理能量学
-
海洋纳塑料的环境行为与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夏斌;王莹;李恒翔;黄伟;冯志华;杜蕴超;李力昂;王菊英;张凯;徐向荣;王有基
关键词:纳塑料;环境行为;检测方法;毒性效应;致毒机制
-
黄连素与聚β-羟基丁酸酯对大口黑鲈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刘雅荣;夏耘;魏东;张凯;谢骏;王广军;龚望宝;郁二蒙;孙金辉
关键词:黄连素(BBR);聚β-羟基丁酸酯(PHB);大口黑鲈;生长;免疫;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