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根系加权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冬小麦水分生产函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训 1 ; 许艳奇 1 ; 石建初 1 ; 张婷 1 ; 王利春 2 ; 薛绪掌 2 ; 左强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2.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壤水分;亏缺;模型;水分敏感指数;冬小麦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2 年 38 卷 008 期

页码: 124-13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准确评估作物水分亏缺程度及其敏感性动态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该研究结合基于根系加权土壤水分有效性的植物水分亏缺指数(Plant Water Deficit Index,PWDI)与基于归一化热单元指数的S型累积水分敏感指数,建立了3种不同形式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Crop Water Production Function,CWPF),即Blank加法模型(PWDI-B)、Jensen(PWDI-J)和Rao(PWDI-R)乘法模型.通过2 a冬小麦栽培田间蒸渗仪试验(北京昌平)和1 a冬小麦栽培田间滴灌试验(山东黄河三角洲),优化了土壤水分胁迫修正系数中参数,进而对PWDI估算精度及CWPF产量估算效果进行检验与评价.结果表明:蒸渗仪试验基于根系加权估算的PWDI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决定系数R2为0.78,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d Error,NRMSE)为0.16;滴灌试验PWDI均值与作物株高(r=?0.95)、生物量及产量(r≤?0.79)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根系加权PWDI能较准确地反映不同试验条件下冬小麦的水分亏缺程度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此外,无论是蒸渗仪试验还是滴灌试验,所建的3个CWPF对冬小麦产量的估算精度均在可接受范围内(R2≥0.78,NRMSE≤0.11),且PWDI-R估算精度依次高于PWDI-J、PWDI-B、以及线性回归模型(即PWDI均值与产量的线性拟合模型).因此,根系加权PWDI与S型水分敏感指数累积函数融合可用于合理构建冬小麦水分生产函数,其中PWDI-R乘法模型可优先推荐用于研究区冬小麦产量估算和灌溉制度优化,从而为当地冬小麦田间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田间小麦叶面积空间分布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赵春江,吴华瑞,王纪华,黄文江. 2004

[2]基于TM和PLS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 谭昌伟,王纪华,黄文江,王君婵,朱新开,郭文善. 2011

[3]基于Dualex氮平衡指数测量仪的作物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 李振海,王纪华,贺鹏,张勇峰,刘海英,常红,徐新刚. 2015

[4]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冬小麦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对比. 岳继博,杨贵军,冯海宽. 2016

[5]作物生长模型的适用性评价及冬小麦产量预测. 王伟,黄义德,黄文江,李存军,王娴. 2010

[6]基于开花期氮素营养指标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预测. 屈莎,李振海,邱春霞,杨贵军,宋晓宇,陈召霞,刘畅. 2017

[7]冬小麦灌浆期蚜虫危害高光谱特征研究. 罗菊花,黄木易,赵晋陵,黄文江,张竞成,董莹莹,王锦地. 2011

[8]区域冬小麦籽粒蛋白含量遥感预测研究. 王琦,宋晓宇,杨贵军,李振海,冯海宽. 2018

[9]基于赤池信息准则的冬小麦植株氮含量高光谱估算. 杨福芹,戴华阳,冯海宽,杨贵军,李振海,陈召霞. 2016

[10]基于高光谱的冬小麦氮素营养指数估测. 王仁红,宋晓宇,李振海,杨贵军,郭文善,谭昌伟,陈立平. 2014

[11]S/B和DS算法校正土壤水分对土壤有机质近红外光谱预测的影响. 王世芳,韩平,宋海燕,梁刚,程旭. 2019

[12]生物炭配施有机肥对菜田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湛,李银坤,王利春,郭文忠,徐志刚,杨子强,马丽,李秋琛. 2017

[13]温度对简化蒸发法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导水率曲线的影响. 张芳,张建丰,薛绪掌,毛思帅. 2012

[14]土壤水分对小麦叶片含量水量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王纪华,赵春江. 2001

[15]负水头供水条件下土壤水分一维入渗规律的研究. 解迎革,薛绪掌,王国栋,李霞. 2007

[16]延怀盆地葡萄种植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表土风蚀特征分析. 李晓娜,宋进库,张微微,赵春桥,王超,史瑞双,薛瑞彬,樊冉冉. 2019

[17]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典型坡面土壤水分的植被承载力. 刘建立,王彦辉,于澎涛,程丽莉,熊伟,徐丽宏,杜阿朋. 2009

[18]土壤水分对小麦叶片含水量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王纪华,赵春江,黄文江,郭晓维,李鸿祥. 2001

[19]提高中子仪测量农田耕层土壤水分精度初探. 王纪华,黄文江,赵春江,杨信廷,陈志国. 2002

[20]利用温度和植被指数进行地物分类和土壤水分反演. 刘良云,张兵,郑兰芬,童庆禧,刘银年,薛永祺,杨敏华,赵春江.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