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重组近交系群体株高和千粒重的抗旱遗传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德龙 1 ; 张国宏 2 ; 李兴茂 2 ; 幸华 3 ; 程宏波 3 ; 倪胜利 2 ; 陈晓平 3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3.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小麦;RIL;干旱胁迫;株高;千粒重;数量遗传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2 年 23 卷 06 期

页码: 1569-15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小麦重组近交系(RIL)群体(陇鉴19×Q9086)120个株系及其亲本为材料,研究雨养(DS)和灌溉(WW)条件下不同发育时期株高动态发育和千粒重的遗传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并且评价群体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在2种水分条件下,小麦RIL群体表型变异广泛且存在超亲分离,对水分环境敏感,拔节期株高具有较高的旱胁迫系数(DSC=0.851).不同发育时期株高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时期相比,拔节期株高与千粒重有较高的相关系数(R2DS=0.32,R2WW=0.28).拔节期株高和开花期株高对千粒重有显著的正向直接作用,但间接总效应为负向作用;抽穗期株高和成熟期株高的作用与此相反.各性状遗传力普遍较低,为0.27~0.60;在雨养和灌溉条件下,控制千粒重的基因对数分别为10和13,控制株高的基因对数分别为3~7和4~14.表型DSC聚类将小麦RIL群体分为5类,群体内表型和对水分敏感程度变异丰富,该群体适合进行抗旱性状数量遗传研究.

  • 相关文献

[1]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粒重QTL定位及其元分析. 倪胜利,何瑞,刘媛,张沛沛,李兴茂,杨德龙. 2021

[2]小麦株高发育动态QTL定位及其与水分环境互作遗传分析. 张国宏,杨德龙,栗孟飞,李兴茂,倪胜利,幸华. 2012

[3]小麦粒重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分子标记的开发. 张泽源,李玥,赵文莎,顾晶晶,张傲琰,张海龙,宋鹏博,吴建辉,张传量,宋全昊,简俊涛,孙道杰,王兴荣. 2023

[4]干旱胁迫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 王炜,王剑虹,罗俊杰,陈琛,欧巧明,叶春雷. 2016

[5]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魏兵强,王兰兰,陈灵芝,张茹. 2013

[6]20种党参种质综合品质评价. 肖淑贤,侯沁文,蔡子平,蔺海明,胡利峰,李飞鹤,王玉龙,赵艳. 2021

[7]施硼对油菜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影响. 曾骏,郭天文,张平良,李书田,刘晓伟,董博. 2019

[8]全膜覆土穴播平作对冬小麦不同器官含水率动态变化效应. 何春雨,杜久元,白斌,申三宝,张礼军,柴强,黃高宝. 2014

[9]啤酒大麦专用肥施用量对甘啤3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包奇军,潘永东,张华瑜,柳小宁. 2008

[10]施肥与刈割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影响. 刘艳楠,刘晓静,张晓磊,齐敏兴,蒯佳林. 2013

[11]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调控机理研究. 周文期,连晓荣,刘忠祥,周玉乾,赵小强. 2021

[12]糜子GRF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鉴定及在茎分生组织中的表达特征. 韦恒,刘天鹏,何继红,董孔军,任瑞玉,张磊,李亚伟,郝子义,杨天育. 2024

[13]玉米株高主效QTL定位研究综述. 刘忠祥. 2018

[14]玉米株高主效QTL定位研究综述. 刘忠祥. 2018

[15]甘肃冬小麦品种(系)主要矮秆基因型及其育种利用进展. 赵永萍,何瑞,袁俊秀,马瑞,倪胜利. 2024

[16]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下藜麦株高的响应性变化. 金茜,杨发荣,魏玉明,黄杰. 2018

[17]控制玉米株高基因PHR1的基因克隆. 杨晨曦,周文期,周香艳,刘忠祥,周玉乾,刘芥杉,杨彦忠,何海军,王晓娟,连晓荣,李永生. 2024

[18]2种药剂不同施药方式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效比较. 马永强,李继平,惠娜娜,李建军,王立,周天旺. 2013

[19]调控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候选基因Zmdle1的定位. 周文期,张贺通,何海军,龚佃明,杨彦忠,刘忠祥,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周玉乾,邱法展. 2023

[20]玉米株高主效QTL qPH3.2精细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 刘忠祥,杨梅,殷鹏程,周玉乾,何海军,邱法展.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