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环境DNA技术在长江口鱼类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汝贤 1 ; 杨刚 1 ; 耿智 1 ; 赵峰 1 ; 冯雪松 1 ; 张涛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与长江口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

关键词: 环境DNA;底拖网法;长江口;鱼类多样性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23 年 47 卷 003 期

页码: 365-3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长江口水域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样品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渔业资源调查结果对比,阐述长江口鱼类群落在其生境内的多样性特征,探讨eDNA技术在长江口水域鱼类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结果显示,eDNA技术共检测到10目21科41属45种鱼类,各站点鱼类丰富度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多样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底拖网法共捕获11目16科29属33种鱼类.有18种鱼类在两种方法中均检测到,占鱼类总数的30%.两种方法检测到的鱼类中均以鲈形目(Perciformes)最多,其次是鲤形目(Cy-priniformes),两种方法的结果均表明刀鲚(Coilia nasus)和凤鲚(Coilia mystus)为优势物种.研究表明环境DNA技术在长江口水域渔业资源监测中具有可行性,在禁捕环境下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对渔业资源进行监测.

  • 相关文献

[1]基于环境DNA技术的东平湖鱼类多样性研究. 仝亚东,匡箴,刘鹏飞,梁翼东,凡迎春,徐东坡. 2023

[2]基于环境DNA技术的梯级水坝对长江上游重要支流鱼类多样性的影响研究-以綦江为例. 李筱芹,吴开阳,倪达富,杨丽亚,鲁桃秀,张连博,邓华堂,吴彤飞,何荣超,付梅,姚维志,吕红健. 2024

[3]基于环境DNA技术的西江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研究. 钟占友,邓洪,寇春妮,陈蔚涛,武智,李跃飞,夏雨果,李慧峰,李捷,朱书礼. 2025

[4]祟明东滩团结沙鱼类群落多样性与生长特性. 冯广朋,庄平,刘健,张涛,李长松,章龙珍,赵峰,黄晓荣. 2007

[5]环境DNA技术在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资源监测中的应用. 张方圆,王汝贤,杨刚,秦泽,赵峰,张涛,耿智. 2024

[6]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研究. 王志臣,黄桂林,廖成章,张建军,沈红保,吕彬彬,邢娟娟,王晓臣,郑杰,董得红,刘建军,林建才,赵洪钱,殷显智. 2012

[7]北部湾鱼类多样性及优势种的时空变化. 王雪辉,邱永松,杜飞雁,林昭进,孙典荣,黄硕琳. 2011

[8]北京市潮白河流域鱼类物种组成的历史演变和多样性现状. 李雪健,郭久波,牛诚祎,黄金清,曹坤,何赛,刘海波,赵亚辉. 2018

[9]基于鱼类多样性与生物完整性的海南岛南渡江河流健康评价. 余梵冬,顾党恩,佟延南,李芳远,申志新,朱海,潘贤辉,周康奇,马光明,王德强,胡隐昌. 2018

[10]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的红枫湖鱼类多样性研究. 许龙飞,姚邓雕,郭星辰,杨原伟,李君轶,姜海波,安苗,邵俭. 2023

[11]黄浦江上游支流-圆泄泾鱼类组成及多样性季节变化. 魏布,王小冬,刘兴国,顾兆俊,曾宪磊. 2019

[12]环境DNA技术在象山港水域鱼类多样性调查中的应用与评估. 凌建忠,姜亚洲,孙鹏,袁兴伟,张辉,唐保军. 2021

[13]1980—2007年大亚湾鱼类物种多样性、区系特征和数量变化. 王雪辉,杜飞雁,邱永松,李纯厚,孙典荣,贾晓平. 2010

[14]涨渡湖渔业资源及鱼类多样性状况研究. 李立银,倪朝辉,李云峰,吴恢碧. 2006

[15]海南岛近岸海域鱼类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季节变动. 孙典荣,李渊,王雪辉. 2012

[16]基于环境DNA技术的珠江中下游鱼类多样性初步研究. 朱书礼,陈蔚涛,武智,夏雨果,杨计平,李跃飞,李捷. 2024

[17]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的珠江河口鱼类种类组成. 李红婷,邹柯姝,张帅,曹漪婷,卢芷程,陈作志,李敏. 2022

[18]基于eDNA宏条形码技术的喀斯特高原人工湖泊鱼类多样性分析. 许龙飞,姚邓雕,杨原伟,郭星辰,李君轶,姜海波,安苗,董响红,邵俭. 2022

[19]基于鱼类完整性指数评价倭肯河流域健康状况. 金洪宇,李雷,张泽鹏,马波. 2023

[20]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李高俊,赵光军,谷圆,蔡杏伟,顾党恩,余梵冬,李芳远,董杨,陈治,申志新.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