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八倍体小偃麦营养品质及主要品质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玉 1 ; 唐朝晖 2 ; 李洪杰 3 ; 闫文泽 1 ; 刘少翔 1 ; 闫贵云 1 ; 郭庆 1 ; 孙善澄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关键词: 八倍体小偃麦;营养品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加工品质

期刊名称: 中国粮油学报

ISSN: 1003-0174

年卷期: 2013 年 28 卷 12 期

页码: 5-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分析了5个八倍体小偃麦中1、中2、中3、中4、中5和高蛋白优质小麦品种晋麦67的营养品质与几个主要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八倍体小偃麦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元素均显著高于对照晋麦67,并且其加工品质较好,例如中2面团稳定时间达到17.2 min时,面包评分达90.5分,可制作优质面包,克服了营养品质提高,加工品质下降的矛盾。中1和中2具有1,7+8,5+10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中3、中4、中5具有2*,7+9,5+10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 相关文献

[1]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表达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张定一,张永清,杨武德,闫翠萍,姬虎太. 2008

[2]小偃麦衍生品系CH7086对白粉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詹海仙,刘惠民,畅志坚,张晓军,董春林,任永康. 2008

[3]源于中间偃麦草的小麦新品系CH5026白粉病抗性的遗传. 刘建霞,贺润丽,畅志坚,詹海仙,张晓军,董春林,王创云. 2008

[4]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种自交和回交后代染色体分离的研究. 王美霞,张从卓,王创云. 2008

[5]八倍体小偃麦不同绿色器官气孔特性的差异. 魏爱丽,段学强,牛杏枝,畅志坚. 2010

[6]矮化型八倍体小偃麦的选育. 畅志坚,胡河生,王志国. 1996

[7]八倍体小偃麦和硬粒小麦杂交后代的染色体组成分析. 李亚莉,董艳辉,侯丽媛,聂园军,任永康,王育川,吴新明. 2019

[8]抗白粉病小偃麦衍生系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刘建霞,温日宇,王润梅,周凤. 2010

[9]利用中间偃麦草选育饲用多年生小麦. 孙玉,崔磊,李洪杰,闫文泽,刘少翔,闫贵云,郭庆,孙善澄. 2013

[10]小麦HMW-GS毛细管电泳高效分离体系研究. 王卫东,高翔,何庆梦,姚晓露,刘阳,杨明明,李建芳,杨娜. 2018

[11]粗山羊草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析. 闫贵云,刘少翔,孙玉,孙善澄. 2008

[12]运旱系列小麦品种HMW-GS组成和品质分析. 王晓民,王咪,武林琳,任文斌,谢三刚,杨芬,许琦. 2018

[13]山西不同时期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张建华,张定一,姬虎太,杨武德. 2008

[14]抗条锈病小偃麦渗入系的HMW-GS组成分析. 王乐,张晓军,郭慧娟,乔麟轶,詹海仙,李欣,畅志坚,孙美荣. 2013

[15]二倍体长穗偃麦草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多态性研究. 唐朝晖,刘守斌,刘少翔,孙玉,张兰萍,逯成芳,孙善澄,刘广田. 2004

[16]运旱系列小麦品种HMW-GS组成和品质分析. 王晓民,王咪,武林琳,任文斌,谢三刚,杨芬,许琦. 2018

[17]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研究进展. 孙振纲,姜艳丽,许琦,许爱玲. 2011

[18]不同基因型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李瑞,王曙光,周福平,李晓燕,杨海峰,袁斌,孙黛珍. 2007

[19]山西省不同时期小麦品种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张建华,张定一,姬虎太. 2008

[20]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研究进展. 牛瑜琦,刘少翔,闫贵云,左静静.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