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史书军 1 ; 李百权 2 ; 张军土 1 ; 成丽萍 1 ;
作者机构: 1.余姚市农科所
2.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
关键词: 大豆;品比;产量;生育期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33-1076/S
年卷期: 2000 年 1 卷 0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菜用大豆品种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品种,掌握推广品种的种植习性。结果表明:台75品种产量高,适应市场供求,是高产高效良种;大粒豆,成熟期较早,产量较高,可适当搭配种植。
- 相关文献
[1]金华市丘陵地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程林润,张良,卞晓波,吴早贵,吴列洪,蒋梅巧,钱秋平. 2018
[2]不同南瓜砧木嫁接对西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光锋,何圣米,邹宜静,颜韶兵,陈智,甘良. 2020
[3]播期对早熟籼粳杂交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李志瑛,郭莹,翟荣荣,叶胜海,叶靖,王健,王文颇. 2023
[4]浙江省大麦新品种比较分析. 宋林光,刘银萍,李育,宋剑松,汪军妹,岳文浩,刘磊,蔡康锋. 2024
[5]不同施肥处理对元胡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石丽敏,金怡,包江浩,宋费玲,许巧贤,张飞萃,卢华兵. 2023
[6]杭州地区不同口感型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颜韶兵,王同林,王加杰,聂智星. 2024
[7]浙江省农科院大豆、梨、水稻新品种介绍. 梁森苗. 2004
[8]肥料与调理剂配施对新垦红壤性状综合改良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吴梦洁,严建立,章明奎,王道泽,吕晓菡. 2020
[9]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浙鲜9号’菜用大豆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王伟,丁桔,丁峰,朱丹华. 2016
[10]慈溪棉花物候与气候条件研究. 金志凤,邱新棉,陈先清. (Mis
[11]玉米不同生育期对矮缩病敏感性的试验. 王桂跃,韩海亮,王华弟,谭和平,赵福成,卢德生,包斐. 2011
[12]扦插期、生育期对鲜食甘薯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 邵晓伟,吴列洪,张富仙,余文慧,李诚永. 2019
[13]播期对翻秋早籼稻产量及光温资源利用的影响. 胡继杰,房玉伟,叶靖,陈孝赏,刘守坎. 2020
[14]百合新品种引种与延长供花期配套栽培技术. 张芳明,丁晓瑜. 2020
[15]不同施肥方式对甜玉米浙凤甜2号鲜穗产量及生育期的影响. 余樟平,朱金庆,王素彬,余平华,丰玉成,何建红,姚坚强. 2007
[16]籼粳杂种F_1的生育期及其感光感温性的研究. 董彦君,石守筠,张宏德. 1992
[17]豇豆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 王卫平,薛智勇,朱凤香,陈晓旸,姚燕来,洪春来. 2013
[18]无土栽培厚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戴丹丽,寿伟林,徐志豪,周胜军. 2002
[19]迷你型甘薯浙薯132的最佳生育期试验. 张富仙,吴列洪,李兵,章心惠,陈润兴. 2008
[20]不同生育期和氮肥水平对水稻螟虫诱集植物香根草挥发物的影响. 鲁艳辉,高广春,郑许松,王国荣,吕仲贤.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在浙江省不同稻区的实践
作者:郑许松;钟列权;王会福;陈方景;成丽萍;徐启强;李阳;钟旭华;吕仲贤
关键词:单季稻;减肥控制病虫害;氮肥;病虫害;产量
-
施肥调节对稻纵卷叶螟发生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作者:郑许松;成丽萍;王会福;钟列权;刘桂良;钟旭华;田卡;吕仲贤
关键词:控肥;水稻;氮肥;稻纵卷叶螟;产量
-
两个低植酸大豆突变体中肌醇-3-磷酸合成酶MIPS1基因表达特性的研究
作者:袁凤杰;董德坤;李百权;郁晓敏;傅旭军;朱丹华;朱申龙;杨清华
关键词:大豆;低植酸;MIPS1基因;表达特性
-
菜用大豆新品种浙鲜豆7号的选育
作者:傅旭军;朱申龙;朱丹华;李百权;袁凤杰
关键词:菜用大豆;浙鲜豆7号;系统选育
-
中国大豆核心种质异黄酮含量的分析
作者:袁凤杰;姜莹;董德坤;朱丹华;李百权;朱申龙;付旭军
关键词:大豆;总异黄酮;异黄酮组分;省份;生态类型
-
大豆突变体Gm-lpa-TW-1中低植酸性状与种子发芽率和糖份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袁凤杰;董德坤;李百权;傅旭军;朱丹华;朱申龙
关键词:大豆;低植酸;低聚糖;蔗糖;发芽率
-
菜用大豆浙鲜豆6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作者:傅旭军;朱丹华;李百权;袁凤杰;鲍祖达;朱申龙
关键词:菜用大豆;浙鲜豆6号;选育;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