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对黄淮海夏玉米区主要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宁 1 ; 马井玉 2 ; 张海剑 2 ; 石洁 2 ; 李坡 2 ; 孙华 3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院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院

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玉米;玉米小斑病;南方锈病;弯孢叶斑病;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213-217+2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有效控制玉米后期叶斑病,本研究通过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两种方式,针对玉米小斑病、南方锈病和弯孢叶斑病进行了叶斑病防治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选用10%苯醚甲环唑WG和45%丙环唑ME,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机械喷雾的方式施药1次,对玉米小斑病、南方锈病和弯孢叶斑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10%苯醚甲环唑WG对小斑病的最高防效为63.83%,挽回产量14.52%。两种药剂对弯孢叶斑病的最高防效都在60%以上,挽回产量最高达11%,但对南方锈病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最高为29.91%。

  • 相关文献

[1]防治玉米叶斑病高效药剂筛选及药剂减施增效技术. 李聪聪,王亚娇,栗秋生,吴玉星,王鹏,孔令晓. 2022

[2]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合物对茄链格孢的联合毒力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范子耀,王文桥,孟润杰,韩秀英,张小风,马志强,刘颖超. 2011

[3]黄淮海夏玉米近年国审品种及主栽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分析. 郭宁,刘树森,石洁,孙华,马红霞,张海剑. 2023

[4]微肥与农药配施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及增产效果. 张彦才,周晓芬,李巧云,刘全清,马志强. 2004

[5]海南三亚和黄淮海地区玉米小斑病菌致病性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常佳迎,刘树森,石洁,郭宁,张海剑,马红霞,杨春凤. 2020

[6]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扫描电镜观察. 崔洋,刘克明,魏建昆,张召铎,刘植义. 1990

[7]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强致病力菌的抗病性检测. 赵聚莹,屈振刚,贾海民,陈丹,李术臣. 2010

[8]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玉米离蠕孢dsRNA病毒的检测及带毒菌株的生物学特征. 王亚娇,栗秋生,吴玉星,李聪聪,孔令晓. 2021

[9]真菌病毒BmPV1抑制Bipolaris maydis侵染寄主作用研究. 王亚娇,及增发,栗秋生,吴玉星,韩森,孔令晓. 2024

[10]玉米叶斑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发酵培养基优化. 鹿秀云,李社增,栗秋生,孔令晓,刘杰,马平,高胜国. 2006

[11]8种种衣剂防治玉米苗期病虫害药效评价. 张海剑,石洁,耿亚玲. 2010

[12]不同种衣剂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效果. 郭宁,石洁. 2010

[13]不同种衣剂对玉米线虫矮化病的防治效果. 郭宁,边强,石洁,刘树森,张海剑,金戈. 2019

[14]播种行旋耕播种对玉米二点委夜蛾的控制效果. 陈立涛,李秀芹,曹烁,刘莉,张文英,董志平,马继芳. 2016

[15]微生物种衣剂的研制及其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效评价. 郭宁,马红霞,张海剑,石洁,刘树森,孙华,郑晓娟. 2024

[16]玉米小斑病菌AFLP反应体系的优化. 冯为民,纪莉景,李聪聪,孔令晓. 2011

[17]玉米主要叶斑病生防菌的筛选与培养基优化. 鹿秀云,李社增,栗秋生,孔令晓,刘杰,马平,高胜国. 2006

[18]河北省2023年玉米南方锈病发生特点和原因分析. 勾建军,刘莉,崔彦,石洁,李荣,张颖,蔡晓玲,姚明辉,郭泉龙,麻海燕. 2024

[19]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苯醚甲环唑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增效作用. Meng Run-jie,孟润杰,Wang Wen-qiao. 2010

[20]苯醚甲环唑与甲基硫菌灵混配对梨黑星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Zhao Jianjiang,赵建江,Wang Wenqiao,王文桥,Ma Zhijiang,马志强,Han Xiuying.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