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严旖旎 1 ; 单海勇 1 ; 刘旭杰 1 ; 张晋 1 ; 石晓旭 1 ; 刘海翠 1 ; 李赢 1 ; 刘建 1 ; 杨美英 1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通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玉米;产量;干物质量;氮素含量;施肥方式
期刊名称: 大麦与谷类科学
ISSN: 1673-6486
年卷期: 2023 年 40 卷 003 期
页码: 41-46
摘要: 针对江苏省夏玉米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短缺、肥料施用过频且不合理的现状,通过明确不同的一次性施肥方式较常规施肥方式下玉米株高、干物质量和氮素含量的变化,为江苏省夏玉米高效稳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以江苏省推广品种苏玉30为材料,研究夏玉米株高、有效叶面积、干物质量及氮素含量等在3种不同施肥方式(带施、条施和穴施)间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一次性施肥方式与常规施肥方式相比,苏玉30的株高、穗位高、茎粗、单株有效叶面积、单株干物质量、单株氮素质量和单株氮素分配比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一次性穴施条件下,苏玉30籽粒充实期的株高、穗位高、茎粗相对较低,与对照相比分别低1.9%、2.4%、5.0%;苏玉30成熟期的籽粒产量、干物质量、单株氮素质量和籽粒中的氮素分配比率均相对较高,与对照相比分别高2.5%、9.7%、33.0%、2.5%.而条施处理下,苏玉30籽粒充实期的单株有效叶面积相对较高,与对照相比高了 11.3%.因此,在夏玉米生产中,可采用一次性穴位基施施肥方式替代常规的基施+追施施肥方式,既减少了施肥次数,又适宜机械作业,省工节本,对夏玉米绿色宜机化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一次性施肥方式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严旖旎,石晓旭,刘海翠,单海勇,刘旭杰,张晋,刘建,李赢,杨美英. 2022
[2]滩涂盐碱地不同种植方式的生态效应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王永慧,孙艳茹,陈建平,张萼,高进,王为,戚永奎,陈涛,王海洋. 2020
[3]施肥方式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晓梅,苏文英,纪伟,梁长东,任立凯. 2023
[4]种植密度和施肥方式对春播鲜食糯玉米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姚霄宇,邱纹,陆虎华,郭剑,陆大雷. 2023
[5]不同施肥方式和播量对冬青稞复种饲草生长的影响. 谭大明,谭海运,高雪,丁海荣. 2018
[6]无人机遥感监测果树氮素含量研究进展. 陈鲁威,曾锦,袁全春,潘健,姚凤腾,吕晓兰. 2024
[7]利用TM遥感进行冬小麦苗期长势监测研究. 李卫国,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纪华,赵春江,李秉柏. 2006
[8]镇江丘陵地区青饲玉米“新青1号”高产栽培技术. 刘泉,刘伟忠,花卫华,徐志伟,刘照亭. 2013
[9]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的影响. 陈荣振,井长勤,冯国华,刘东涛,张会云. 2003
[10]施氮方式对小麦扬麦20产量和氮肥损失的影响. 朱德进,宋亚,黄卉,王艳荣,宁运旺,张永春. 2017
[11]施肥方式对土壤CO_2释放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周运来,张振华,钱晓晴,严少华,罗佳,卢信,刘丽珠,范如芹. 2016
[12]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英文). 孙扣忠,赫明涛. 2017
[13]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与育种应用. 石明亮,孙权星,陈小晖,彭长俊,程玉静,陈国清,薛林,陆虎华,黄小兰,郝德荣,冒宇翔,胡加如,谭河林,洪德林. 2012
[14]砂姜黑土区秸秆还田与肥料配施对夏玉米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文廷刚,王维新,杜小凤,顾大路,杨文飞,钱新民,吴雪芬,王伟中. 2015
[15]玉米雄穗主要性状研究进展. 贾波,谢庆春,蒋学祥,沈业松,刘畅. 2016
[16]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扣忠,王春云,耿安红,王伟义,崔必波. 2017
[17]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 孙扣忠,赫明涛. 2016
[18]化控剂烯世宝对玉米制种产量的影响. 朱云林,王伟中,顾大路. 2007
[19]长期不同施肥对黄潮土区玉米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魏猛,张爱君,诸葛玉平,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2016
[20]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倪正斌,孙扣忠,孙红芹,万林生,孙明法.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耕种机械化研究进展
作者:单海勇;严旖旎;张晋;刘旭杰;韩笑;刘建
关键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耕种;农机农艺融合
-
我国新型肥料产业现状与发展展望
作者:刘旭杰;严旖旎;单海勇;张晋;韩笑;刘建
关键词:新型肥料;现状;发展展望
-
减氮和侧深基施缓混肥对‘南粳5055’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阚建鸾;石吕;韩笑;周志宏;苏建平;刘建;薛亚光
关键词:水稻;减氮;侧深施缓混肥;产量;品质
-
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玉米间作模式中玉米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
作者:严旖旎;单海勇;刘旭杰;张晋;石晓旭;石吕;刘建;杨美英
关键词:玉米;倒伏;茎秆强度;根系活力;产量
-
2BFGK-12型稻茬麦集秸旋耕施肥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作者:张晋;薛亚光;刘旭杰;单海勇;吴崇友;刘建
关键词:稻茬麦;洁区播种机;稻秸还田;机艺融合
-
不同麦稻轮作模式产量、资源利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作者:石晓旭;石吕;薛亚光;陈永建;刘旭杰;单海勇;张晋;韩笑;严旖旎;刘海翠;李赢;杨美英;刘建
关键词:元麦;小麦;水稻;产量;经济收益
-
麦-玉耕作秸秆混土还田模式下离散元参数标定
作者:单海勇;严旖旎;沈悦;刘旭杰;张晋;韩笑;石吕;刘建
关键词:麦-玉耕作;秸秆还田;混合种床;离散元;接触模型;堆积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