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刺参响应灿烂弧菌侵染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转录组差异及其关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欣容 1 ; 廖梅杰 2 ; 李彬 2 ; 荣小军 2 ; 畅孟阳 2 ; 王印庚 2 ; 于永翔 2 ; 张正 2 ; 范瑞用 3 ; 刘清兵 3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3.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刺参;DNA甲基化;转录组;关联分析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22 年 43 卷 003 期

页码: 176-1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病原菌胁迫下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转录组表达的差异,本研究采用人工攻毒侵染胁迫,获得刺参化皮体壁组织,并以未攻毒组的健康体壁组织为对照,对刺参2种体壁组织进行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WGBS)和转录组高通量测序,解析刺参体壁基因组DNA甲基化差异,筛选响应病原胁迫的差异甲基化区域和差异表达基因.同时,通过基因组甲基化和转录组联合分析,筛选负相关关联基因,为解析刺参响应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侵染的分子机理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刺参对照组和侵染组基因组总甲基化水平分别为(3.59±0.04)%和(3.87±0.27)%,侵染组甲基化水平显著升高;在发生甲基化的位点中,攻毒组和对照组的mCpG占比分别为83.06%和81.91%,mCpG为最主要的甲基化形式.本研究共筛选出差异甲基化区域(DMRs)626 677个,注释到23 706个功能基因.转录组测序共检测到29 290个基因,筛选到差异表达基因496个,其中,上调基因214个,下调基因282个.在基因组甲基化与转录组的关联分析中,筛选到180个负相关关联基因,其中,差异甲基化区域位于启动子区域的负相关基因为60个.对负相关关联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到相关通路和LRR、hsp20和CARD 等关键基因.本研究将为解析刺参抗病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提供数据,也为刺参抗病性状选育提供科学参考.

  • 相关文献

[1]大口黑鲈EST-SNP标记开发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李胜杰,白俊杰,赵荦,朱冰,朱新平. 2018

[2]三疣梭子蟹生长相关SNP位点的鉴定. 张德宁,吕建建,刘萍,冯艳艳,高保全,李健. 2015

[3]刺参体腔液穿刺抽取后细胞恢复过程的初步研究. 廖梅杰,王印庚,郝志凯,荣小军,陈贵平,陈霞. 2009

[4]刺参机械去脏工艺的实验研究. XU Wen-qi,徐文其,SHEN Jian,沈建. 2008

[5]渡夏期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发生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Huang Huawei,黄华伟,Wang Yingeng,王印庚,Chen Xia. 2011

[6]几种常用饵料对稚幼参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Zhu Jianxin,朱建新,Liu Hui. 2008

[7]刺参池塘底栖真核生物群落DNA指纹结构与环境理化因子的关系. 荣小军,李彬,廖梅杰,张正,王印庚,陈贵平. 2009

[8]刺参体壁氨基酸组成的季节变化. 高菲. 2008

[9]刺参池塘养殖青苔防治方法. 张传涛,赵炳然,曹金凤,孙祥山. 2016

[10]裂壶藻对刺参生长、免疫及消化酶的影响. 黄亮华,李浩洋,李彬,廖梅杰,陈骏佳,班甲,荣小军,李强,王印庚. 2014

[11]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致病菌——灿烂弧菌的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王印庚,荣小军,张凤萍,王岚,廖梅杰,邹安革. 2013

[12]应用PCR方法检测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灿烂弧菌. 张凤萍,王印庚,李胜忠,荣小军,廖梅杰,张正. 2008

[13]仿刺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潘传燕,臧云鹏,廖梅杰,王印庚,荣小军,张正,李彬,陈贵平. 2012

[14]高温暴雨时节莱州湾沿岸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曹金凤,张传涛,赵炳然,孙祥山,宁晨洁,黄经献. 2016

[15]刺参养殖池环境细菌群落对底质改良剂的响应. 李晓龙,李秋芬,姜娓娓,刘淮德,王晓红,宋娴丽,安鑫龙. 2015

[16]饥饿胁迫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免疫和生长的影响. 田青,荣小军,李彬,廖梅杰,姜燕,范瑞用,王印庚,李强. 2014

[17]刺参体腔液穿刺抽取后细胞恢复过程的初步研究. 王印庚,廖梅杰,郝志凯,王桂青,荣小军,陈贵平,陈霞. 2010

[18]投喂频率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体成分组成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房景辉,刘相全,赵海峰,王圣,韦秀梅,冯艳微,刘义豪. 2014

[19]养殖刺参“化板症”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王印庚,郭伟丽,荣小军,李彬,廖梅杰,张正,陈霞,刘升平. 2012

[20]不同规格刺参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及吸附特性的影响. 侯诒然,高勤峰,董双林,温彬.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