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热胁迫甜玉米雌穗发育差异表达基因的SSR标记开发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余良 1 ; 胡建广 1 ; 夏磊 1 ; 刘建华 1 ; 韩福光 1 ; 李高科 1 ; 于永涛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甜玉米;热胁迫;SSR标记开发;多态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03 期

页码: 244-24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开发适用于甜玉米抗性遗传的SSR标记,通过对高通量测序基因表达谱技术获取的热胁迫下粤甜13号雌穗发育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玉米DNA数据库中开发SSR标记。结果表明,以玉米参考基因数据库获取的58个基因相应序列中,发现53个基因序列存在252个SSR位点,SSR检出率为4.8%,从中开发了251对SSR引物。合成了其中100对SSR引物经PCR及电泳检测,12对引物能在3个甜玉米材料中检测出较好的多态性,占被检测引物的12.0%,扩增带型清晰、稳定性好,这些SSR引物可应用于今后甜玉米抗逆研究中。

  • 相关文献

[1]热胁迫下菜心脯氨酸含量变化及其在耐热中的作用. 廖飞雄,潘瑞炽. 2001

[2]蔬菜在热胁迫下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王利芳,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何晓明,叶蕙. 2006

[3]热胁迫对不同耐热性茄子叶片有关生理指标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李艳艳,李植良,黎振兴,卢琳,孙保娟. 2011

[4]阿维菌素与高效氯氰菊酯对玉米螟的联合毒力. 陈炳旭,董易之,徐淑,李鹏燕,郑锦荣. 2011

[5]高温诱导甜玉米雌穗基因差异表达谱分析. LI Yu-liang,李余良,HU Jian-guang,胡建广,LIU Jian-hua. 2012

[6]甜玉米自交系空间诱变效应及变异系育种潜力分析. LI Gao-ke,李高科,HU Jian-guang,胡建广,ZHENG Jin-rong. 2011

[7]甜玉米单倍体高效诱导研究. LI Gao-ke,李高科,ZHENG Jing-rong,郑锦荣,HU Jian-guang. 2013

[8]新技术在甜玉米育种的应用研究进展. 胡建广,王子明. 2007

[9]甜玉米单倍体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及形态鉴定指标筛选. LI Gao-ke,李高科,HU Jian-guang,胡建广,ZHENG Jin-rong. 2012

[10]富锌甜玉米生产方法. 武伦福,简华强,欧凤鸣,刘迪章. 2000

[11]甜玉米愈伤组织遗传转化条件优化研究. 杨子龙,钟旎,胡建广. 2008

[12]广东甜玉米品种主要性状表现及品种选育方向. 李余良,胡建广,王子明,刘建华. 2010

[13]甜、糯玉米产业推进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初报. 郑锦荣,刘建华. 2008

[14]南方机械播种对不同甜玉米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 高磊,冯恩友,俞婷,李高科,李春艳,李余良,文天祥,胡建广. 2018

[15]高温老化下甜玉米种子活力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研究. 李武,李妍,李高科,高磊,陈敏忠,卢爵广,胡建广,刘建华. 2018

[16]基于扫描电镜技术的甜玉米食味品质鉴评研究. 黄文洁,陈中健,谭深源,肖仁仔,于永涛,刘建华,李文燕,晏石娟. 2021

[17]甜玉米新优品种耐热性鉴定及耐热品种筛选. 卢文佳,李武,胡建广,李高科. 2021

[18]基于转录组测序解析甜玉米耐低温发芽的相关基因. 李武,李光玉,肖颖妮,胡建广,李春艳,李余良,卢文佳,李高科,刘建华. 2021

[19]高产、优质、广适甜玉米"正甜68"品种及配套技术与产业化. 韩福光,李武,李余良. 2019

[20]丛枝菌根真菌与有机肥配施对甜玉米根际土壤关键碳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 袁银龙,孙杰,徐如玉,左明雪,顾文杰,卢钰升,解开治,徐培智.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