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煜 1 ; 任伟 1 ; 韩留鹏 1 ; 李正玲 1 ; 赵明忠 1 ; 齐学礼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
关键词: 小麦;茎倒伏;抗折力;形态特征;相关分析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3 年 54 卷 012 期
页码: 3561-35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筛选茎秆抗折力强、综合农艺性状好的抗茎倒小麦种质材料,为黄淮麦区南片抗茎倒小麦品种选育提供亲本材料;比较强弱茎秆抗折力材料的主要形态特性,为抗茎倒小麦品种相关基因挖掘和调控机制解析确定研究指标.[方法]收集黄淮麦区南片主要小麦育种单位的优异种质资源,按照株高介于0.60~0.90 m、开花期和成熟期与本麦区主推品种郑麦1860相差不大于2 d的标准,从中选取406份小麦种质资源材料作为试验材料.在开花期和花后30 d利用茎秆强度测定仪对试验材料的茎秆抗折力进行测定,调查试验材料田间倒伏情况,在灌浆期和成熟期调查各材料的株高、穗长、产量三要素等主要农艺性状;并通过制作茎秆横截面切片,测定强、弱茎秆抗折力种质材料基部第二节间的直径、厚度等形态结构指标.[结果]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茎秆抗折力在种质间、年份间和种质与年份的互作上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试验材料开花期的茎秆抗折力平均为10.730 N,变幅为2.178~23.539 N,介于10~15 N的材料最多,占50.98%;花后30 d的茎秆抗折力平均为5.454N,变幅为1.313~18.130 N,介于5~10 N的材料最多,占51.72%.在开花期和花后30 d分别鉴定到34份和15份茎秆抗折力较强的种质材料,综合分析这些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筛选到20份茎秆抗折力较强且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小麦种质,其中平麦189、濮麦1128、郑麦1860等3份材料表现最突出.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茎秆壁厚度、大维管束数量和薄壁组织细胞层数与茎秆抗折力强弱显著相关(P<0.05),节间长度、茎秆直径、小维管束数量等指标与茎秆抗折力强弱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茎秆抗折力是反映小麦抗茎倒能力的重要指标,平麦189、濮麦1128、郑麦1860等3份材料可作为重点亲本用于抗茎倒小麦品种的选育.在黄淮麦区南片小麦种质中,茎秆壁厚度、大维管束数量和薄壁组织细胞层数是影响茎秆抗折力的主要形态特征,这些性状可作为小麦抗茎倒基因挖掘和机制解析的研究指标.
- 相关文献
[1]小麦抗倒性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胡卫国,张玉娥,赵虹,王西成,曹廷杰,曹颖妮,陈渝,杨剑. 2018
[2]2005-2020年黄淮冬麦区审定小麦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演变分析. 王瑛,孙宇彤,上官彩霞,杜涛,滕永忠. 2022
[3]甘蓝型油菜F<,2:3>家系重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张书芬,傅廷栋,马朝芝,朱家成,王建平. 2004
[4]黏虫和劳氏黏虫形态特征比较. 马丽,高丽娜,黄建荣,李国平,田彩红,封洪强. 2016
[5]草地贪夜蛾与玉米灌浆期3种常见夜蛾科害虫的形态特征比较. 陈琦,段云,侯艳红,陈莉,范志业,沈海龙,刘迪,李雷雷,李世民. 2020
[6]大白菜制种幼苗越冬预测模型的建立. 马朝喜,肖兴中,李冰,王梅,卢娇娇,原玉香. 2024
[7]蛋肉兼用型新品种-郑州红鸡. 高天曾. 1989
[8]花生抗旱育种研究进展. 李锦辉,汤丰收. 2002
[9]黄带犀猎蝽形态特征. 王亚楠,武志斌,赵胜园,何运转,黄建荣,田彩红,李国平,封洪强. 2021
[10]市售玉米品种抗倒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贾永贵,陈娜娜,铁双贵,燕树锋,孙书库. 2019
[11]周口生态区12个芝麻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王瑞霞,张春花,孙玉霞,杨光宇,苗红梅,高树广,徐东阳,雷亚柯,李伟峰. 2019
[12]甘蓝型油菜苗期下胚轴长、根长与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鲁丹丹,李保全,安素妨,侯锦娜. 2019
[13]优质蛋白玉米产量和品质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及相关分析. 齐建双,铁双贵,孙建军,朱卫红,卢彩霞,孙若楠,杜永娜. 2009
[14]地下水硝酸盐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李立东,寇长林,郭战玲,马政华,王守刚,沈阿林,王兰天. 2013
[15]不同烤烟品种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及致香物质间相关分析. 王满,李雪君,张东峰,平文丽,孙计平,孙焕. 2017
[16]优质蛋白玉米产量与和品质性状间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相关分析. 齐建双,铁双贵,孙建军,朱卫红,卢彩霞,孙若楠,杜永娜. 2009
[17]黄淮海区域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张莹莹,卢道文,孙海潮,牛永锋,董文恒,李永江,张盼,史丽丽,张晓辉,庞文喜,张君,唐保军. 2022
[18]河南省夏播花生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生产力的遗传相关及通径分析. 张忠信,汤丰收,张新友,韩锁义,董文召,臧秀旺,徐静,许欣然,陈钦勇. 2010
[19]甘蓝型油菜F2:3家系重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张书芬,傅廷栋,马朝芝,朱家成,王建平. 2004
[20]河南小麦推广品种和后备品种抗叶锈病鉴定与评价. 何文兰,宋玉立,杨共强,徐飞,李亚红.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转录组探究外源水杨酸对条锈菌侵染小麦幼苗的缓解效应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作者:齐学礼;李莹;李春盈;韩留鹏;赵明忠;张建周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水杨酸;氨基酸;转录组
-
不同磷胁迫处理转OsPHR2小麦的转录组学分析
作者:李艳;方宇辉;王永霞;彭超军;华夏;齐学礼;胡琳;许为钢
关键词:低磷胁迫;转基因小麦;转录组;磷素吸收利用效率;差异表达基因
-
郑麦0943配套栽培技术与发展前景
作者:齐学礼;张子山;周永斌;陈明;王永霞
关键词:郑麦0943;多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耐盐基因在小麦耐盐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齐学礼;李莹;段俊枝
关键词:小麦;耐盐性;基因工程;激酶;转录因子;功能蛋白
-
郑麦1860品质特性及面条加工适用性分析
作者:昝香存;常莹莹;赵志宏;董海滨;陈弯;郭瑞;胡琳;齐学礼
关键词:面条;感官评价;适用性;品质稳定性
-
低氮胁迫对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氮积累、代谢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作者:齐学礼;马杰;赵明忠;董海滨;张煜;许国震
关键词:小麦;氮效率;低氮;氮积累;氮代谢;产量;品质
-
河南省小麦品种(系)粒重相关基因等位变异的鉴定与分析
作者:董海滨;任伟;韩留鹏;昝香存;赵明忠;王松峰;高崇;张煜
关键词:河南;小麦;粒重基因;等位变异;千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