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低温复式加工技术对红茶香气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泉宾 1 ; 张应根 1 ; 邬龄盛 1 ; 王秀萍 1 ; 王振康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红茶;同时蒸馏萃取法;香气;气相色谱-质谱

期刊名称: 茶叶学报

ISSN: 2096-0220

年卷期: 2016 年 57 卷 02 期

页码: 92-96

摘要: 以茗科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提取茶叶香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其香气成分,探讨低温复式加工技术对红茶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技术的红茶中共检出香气成分54种,共有的香气成分30种,以碳氢化合物、醇类、醛类、酯类为主。低温复式加工技术,提高了茶叶中具有花果香味的苯甲醛、吲哚、己酸-3-己烯酯、已酸已酯、顺-茉莉酮、α-法尼烯、橙花叔醇、雪松醇等的含量,降低了具有青草气青叶醇的含量,提高了茶叶的香气品质。

  • 相关文献

[1]SDE-GC/MS分析丹桂品种乌龙茶香气成分. 钟秋生,陈常颂,张应根,游小妹,林郑和,陈志辉,王贵芳,陈荣冰. 2012

[2]‘晚香’龙眼果实香气成分的3种萃取头GC-MS效果分析. 胡文舜,蒋际谋,黄爱萍,郑少泉,HUWen-shun. 2015

[3]加工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贵芳,陈荣冰. 2008

[4]黄化茶树新品种‘茗冠’多茶类品质差异分析. 游小妹,韩奥迪,李鑫磊,孔祥瑞,钟思彤,郭玉琼,单睿阳,陈常颂. 2023

[5]同时蒸馏萃取法分析4种台式乌龙茶香气成分. 陈常颂,张应根,钟秋生,陈荣冰. 2011

[6]影响工夫红茶品质的主要因素. 陈荣冰. 2011

[7]红茶品质风格与工艺走势. 邬龄盛. 2011

[8]瑞香等3个高香型红茶与乌龙茶兼用新品种的主要性状. 陈常颂,游小妹,陶湘辉,林郑和,钟秋生,陈荣冰. 2011

[9]超临界流体萃取紫芝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吴建国,王宏雨,吴岩斌,陈体强. 2012

[10]“岳山红”冷泡饮用法探研. 朱海燕,王秀萍,陈宪智. 2015

[11]福建省乌龙茶、红茶中部分农药残留及日摄入量评估. 林虬,张居德,苏德森,姚清华,颜孙安. 2013

[12]九龙袍茶树品种不同超干发酵条件红茶品质特征探讨. 邬龄盛,陈泉宾,王秀萍. 2020

[13]鲜叶原料及加工方法对水仙有机红茶品质的影响初报. 陈金土,邓冰斌,周世须,王秀萍. 2019

[14]丹桂品种红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游小妹,陈常颂,钟秋生,陶湘辉,王贵芳,陈荣冰. 2010

[15]紫牡丹红茶超干发酵生化机理浅析. 邬龄盛,陈泉宾. 2021

[16]福建寿宁高山红茶矿质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分析. 徐梦婷,邵淑贤,魏明秀,陈强,陈静,陈晓岚,林馨颖,罗钦,叶乃兴. 2023

[17]茗科1号品种加工红茶工艺概述. 王幼萍,陈志辉. 2012

[18]我国红茶品质化学的研究. 林郑和. 2006

[19]浅析红茶加工技术和品质常见的缺陷及成因. 游小妹. 2017

[20]金观音红茶品质特征与加工工艺对策. 邬龄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