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太湖流域典型桃园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智 1 ; 刘红江 2 ; 陈留根 2 ; 郑建初 3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氮;桃园;地表径流;白三叶草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1009-2242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协调水蜜桃优质高产与桃园养分合理投入的技术途径,以12年生晚湖景桃树为供试材料,通过野外大田小区试验(2012—2013年),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施肥及桃园管理模式对太湖流域典型水蜜桃园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习惯性施肥(T1)条件下,径流水TN浓度最高达87.72mg/L,且随生育期呈现总体降低趋势。减量施肥(T2)和生草模式(T3)显著降低全生育期内11次径流过程的平均TN浓度,且分别达26.16%和12.89%。桃园全生育期径流水TN流失总量达52.06kg/hm2,径流流失率达6.21%,主要分布于桃果座果期到果实成熟期和果实采收后的强台风季。生草模式(T3)显著降低TN径流流失量和流失率,且分别达7.41%和7.41%,减量施肥(T2)处理显著减少TN径流流失量,达26.96%,而流失率却增加3.99%,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同时,生草模式(T3)和减量施肥(T2)处理均可显著降低桃园土壤氮素偏流失率,降幅分别达9.51%和20.70%。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肥模式对菜地氮素径流损失与表观平衡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 2018

[2]太湖流域典型蔬菜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 郑少文,郭智,王子臣,邱丹,堵燕钰. 2014

[3]太湖流域典型菜地地表径流及氮磷流失特征. 王子臣,邱丹,堵燕钰,陈留根,朱普平,郑建初. 2012

[4]刮老乌慈姑养分吸收和分配动态特征研究. CHEN Bing,陈兵,DU Jing,杜静,FENG Cui,冯翠,JIAO Qing qing,焦庆清,ZHANG Peitong. 2017

[5]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盛婧,张岳芳,陈留根. 2018

[6]不同施肥模式对菜—稻轮作农田土壤磷素径流损失与表观平衡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王鑫,盛婧. 2019

[7]杨麦间作系统枯落物持水能力对地表径流氮流失的影响. 褚军,金梅娟,佟思纯,吴永波,薛建辉. 2020

[8]不同施肥模式对麦稻两熟农田磷素径流流失和麦稻产量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王鑫,盛婧. 2021

[9]稻田流失养分循环利用系统构建研究初探. 刘红江,陈留根,朱普平,盛婧,张岳芳,郑建初. 2010

[10]稻草还田对小麦产量、地表径流NPK流失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刘红江,陈留根,朱普平,盛婧,张岳芳,郑建初. 2010

[11]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地表径流NPK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陈留根,周炜,郑建初. 2011

[12]有机肥施用对菜地磷素径流流失及磷素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陈留根,王子臣,邱丹,堵燕钰. 2016

[13]有机肥-无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水稻产量和农田养分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陈虞雯,孙国峰,陈留根,郑建初. 2017

[14]连续施用猪粪有机肥的高产稻田氮磷钾径流流失特征. 孙国峰,张丽萍,周炜,盛婧,陈留根. 2018

[15]前氮后移对水稻产量形成和农田氮素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盛婧,孙国峰,陈留根. 2018

[16]太湖地区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陈留根,张岳芳,童红玉. 2017

[17]长江下游居民区降水地表径流的污染特征. 郭文景,张志勇,闻学政,张瀚文,王岩. 2021

[18]不同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径流NPK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陈留根,周炜. 2015

[19]秸秆还田对农田周年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郑建初,陈留根,薛新红. 2012

[20]同位素方法在枣庄市地下水均衡试验场研究中的应用. 陈建生,朱鸿轩,方杰,杨增文. 198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