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味觉分析系统对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滋味强度值的区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洪波 1 ; 姜涛 1 ; 骆仁军 2 ; 薛竣仁 2 ; 陈修报 1 ; 杨健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长江中下游渔业生态环境评价与资源养护重点实验室

2.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味觉分析系统;滋味强度值;线性判别分析;产地判别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20 年 016 期

页码: 132-1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评价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在滋味方面的差异,采用电子舌技术分析分别以湖泊围网养殖、野生自然水域或蟹稻共作为环境特征的5个产地蟹肉的滋味组成.结果发现,新鲜蒸制的中华绒螯蟹蟹肉样本都有非常突出的鲜味(15.78~17.78),其次是苦味(7.33~13.53)、咸味(3.83~12.39),差异明显的涩味(0.11~7.68),因所测值均在零附近而对滋味贡献小的丰富性(0~1.89)、苦味回味(0~1.03)和涩味回味(0~0.38),因所测值均在-30以下而没有酸味.线性判别分析的结果显示,初始验证的判别准确率为100%,各产地样本没有重叠现象.结果表明电子舌系统可以较准确地描绘中华绒螯蟹的滋味轮廓,滋味强度值具有区分产地滋味特征差异性的潜力.

  • 相关文献

[1]北方稻蟹共作模式下中华绒螯蟹产地的判别. 白淑艳,王鹏,陈中祥,吴松,郝其睿,高磊,杜宁宁,覃东立. 2022

[2]基于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的中华绒螯蟹产地鉴别潜力评价. 骆仁军,姜涛,陈修报,薛竣仁,刘洪波,杨健. 2020

[3]电子鼻检测冷冻罗非鱼肉的研究. 李来好,王国超,郝淑贤,杨贤庆,岑剑伟,黄卉,魏涯. 2012

[4]不同盐度时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血清渗透压、离子水平及鳃酶活性的变化. 冯广朋,庄平,卢俊. 2011

[5]中华绒螯蟹生物学及群体判别的研究进展. YANG Wen-bing,杨文斌,SU Yan-ping,苏彦平. 2010

[6]中华绒螯蟹塘水质的超度量聚类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 周群兰,诸康平,谢骏,何义进,刘波. 2010

[7]中华绒螯蟹Myostatin基因在蜕皮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王伟,吴旭干,徐蕾,姚琴琴,成永旭. 2015

[8]三种常见经济虾蟹类眼柄微结构分析. 蒋瑞,刘必林,刘华雪,冯春雷,张健,倪震宇,吴旭干,张虎,舒畅,鲁玉渭. 2018

[9]CpG寡脱氧核苷酸触发中华绒螯蟹酚氧化酶原系统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 李红霞,俞菊华,李义,徐跑. 2011

[10]CpG ODN-1670体外处理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酚氧化酶及其酶原的影响. 李红霞,俞菊华,李义,徐跑. 2010

[11]长江下游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现状(2007~2011年). 徐东坡,刘凯,段金荣,景丽,方弟安,施炜纲. 2015

[12]长江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F_1不同规格仔蟹在扣蟹阶段养殖性能比较. 王世会,王海宁,李清清,吴旭干,成永旭. 2019

[13]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量. 陈宇腾,杨霞,叶金云,傅杰,上官文静,张洁,胡佳莹. 2014

[14]中华绒鳌蟹营养成分差异性研究进展. 王潇,韩刚,马兵,宋金龙,穆迎春,孟娣. 2019

[15]阿维菌素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氧化胁迫效应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杨宗英,杨移斌,张一柳,胡鲲,曾柳根,刘力硕,闫子君,杨先乐,常藕琴. 2017

[16]中华绒螯蟹1龄性早熟自交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F1养殖性能及可食率比较. . 2019

[17]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华绒螯蟹的胆固醇含量. 王潇,穆迎春,朱俊向. 2019

[18]运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探究中华绒螯蟹与无齿螳臂相手蟹的营养生态位特征. 俞雅文,徐东坡. 2019

[19]室外池塘自然养殖条件下呋喃西林代谢物在中华绒螯蟹体内残留和消除规律. 黄宣运,沈晓盛,黄冬梅,冯兵,于慧娟,蔡友琼. 2017

[20]不同水域中华绒螯蟹雄体营养成分及风味成分差异性研究. 王潇,韩刚,张小军,梅光明,穆迎春,宋金龙,郭亚男,孟娣,杨臻.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