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温度和外源添加物对辣椒花药的培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付文婷 1 ; 廖芳芳 1 ; 何建文 1 ; 邢丹 1 ; 苏丹 1 ; 黄冬福 1 ; 詹永发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辣椒研究所

关键词: 辣椒;花药培养;外源添加物;胚状体;愈伤组织;诱导率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5 年 46 卷 04 期

页码: 635-6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和外源添加物对辣椒花药培养的效果,为辣椒高效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杂6、辛香8号和2011-4等3个品种辣椒花药为试材,分别在4℃低温和35℃高温下进行不同时间预处理,诱导其花药胚状体和愈伤组织,并在前期温度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外源添加物对杂6、辛香8号和8024花药胚状体和愈伤诱导效果的影响。【结果】4℃低温预处理3个品种辣椒花蕾对其花药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诱导无促进作用;35℃高温预处理花药7~8 d,可大幅度提高其愈伤和胚状体的诱导率;MS+0.5 mg/L NAA+0.5 mg/L KT+1.0%AC是诱导辣椒花药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最佳培养基组合。【结论】将辣椒花药直接接种于MS+0.5 mg/L NAA+0.5 mg/L KT+1.0%AC培养基中,经35℃高温处理7~8 d可极大提高其胚状体诱导率和愈伤诱导率,诱导出的胚状体可进一步分化出再生植株。

  • 相关文献

[1]不同培养基及采花期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付文婷,韩世玉,邢丹,廖芳芳,苏丹,张爱民,蓬桂华,何建文. 2014

[2]培养基成分对黔白大白菜杂交种小孢子胚诱导的影响. 赵大芹,陶莲,张朝君,毛堂芬,徐涵. 2007

[3]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付文婷,何建文,杨红,邢丹,张爱民,苏丹,韩世玉. 2015

[4]基于热带玉米种质的高效诱导自交系筛选. 吴迅,杨克相,郭向阳,王安贵,刘鹏飞,李秀诗,祝云芳,陈泽辉. 2018

[5]仁怀引进甘薯品种的茎尖培养研究. 黄萍,雷尊国,颜谦,何庆才. 2008

[6]贵州毕节大蒜茎尖培养初报. 黄萍,柴以华,颜谦,董颖苹,丁映. 2005

[7]甘蓝型油菜DH系培养技术优化. 李超,林茂,肖华贵,杨斌,饶勇. 2008

[8]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研究进展. 赵大芹,潘业勤,陶莲,张朝君. 2008

[9]单倍体育种技术在油菜育种材料创新上的应用研究 Ⅱ.胚状体培育及试管苗越夏. 李超,饶勇,陈静,肖华贵,毛堂芬,徐涵. 2004

[10]单倍体育种技术在油菜育种材料创新上的应用研究 Ⅰ.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胚状体的诱导发生. 饶勇,徐涵,毛堂芬,李超,陈静,肖华贵. 2003

[11]大白菜内因对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的影响. 赵大芹,毛堂芬,陶莲,张朝君. 2007

[12]南瓜未授粉子房培养形成再生植株的研究. 邓英,唐兵,吴康云,卢松,文林宏,张万萍. 2018

[13]刺梨花药愈伤组织起源与倍性检测. 陈红,张绿萍. 2011

[14]水稻光敏不育系花药的培养. 李正新,沈福成,谌生慧. 1993

[15]火龙果茎段及花药愈伤组织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范建新,邓仁菊,王永清,罗立娜,韩树全,刘荣. 2017

[16]中国黄连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次生代谢产物. 方周伯,卢萍,杨斌,黄凤英,沈永珍,卢鹏. 1989

[17]不同激素配比对高寨贡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申刚,乙引,郝丽丽,张宇斌,张习敏. 2012

[18]EMS诱变马铃薯抗寒突变体筛选. 黄萍,李飞,颜谦. 2019

[19]中国黄连组织培养的细胞组织学研究. 方周伯,黄凤英,沈永珍,李淑久. 1990

[20]甘蔗离体抗旱突变体的筛选及生理特性. 蒙秋伊,罗凯,刘鹏飞,张正学.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