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瓜未授粉子房诱导出胚和再生植株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立功 1 ; 王晶 2 ; 赵泓 3 ; 杨红红 4 ; 张峰 5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2.农业部华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3.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4.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农

5.业部华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瓜;未授粉子房;胚;再生植株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46

年卷期: 2015 年 1 卷 06 期

页码: 48-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7个不同黄瓜基因型为材料进行黄瓜未授粉子房的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出胚率差异显著,其中密刺型黄瓜北京102出胚率最高,达25.3%,鄂黄3号出胚率最低,为0.7%。以北京102、中农26号和津优1号为试材进一步研究热激诱导、外源激素、植株不同生长阶段对胚状体诱导产量的影响,发现35℃热激处理2d胚状体产量最高,分化培养基中NAA为0.20mg·L-1、6-BA为0.8mg·L-1时最易分化出胚,在植株第21~30节位采收的子房出胚量最高。再生培养基中GA浓度达到0.4~0.8mg·L-1时,可有效打破再生植株"花打顶"现象从而提高植株再生率。再生植株中二倍体植株比率为70.0%,二倍体植株中DH株比率为84%。

  • 相关文献

[1]黄瓜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的研究. 裴晓利,杨颖,李胜,王建设. 2011

[2]高光谱图像信息检测玉米籽粒胚水分含量. 田喜,黄文倩,李江波,樊书祥,张保华. 2016

[3]高光谱成像技术和主成分分析识别玉米籽粒的胚(英文). 黄文倩,李江波,张驰,张保华,张百海. 2012

[4]太赫兹成像技术对玉米种子的鉴定和识别. 逯美红,沈京玲,郭景伦,张存林. 2006

[5]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在玉米种子鉴定中的实验研究. 孙金海,沈京玲,郭景伦,张静梅,李宁,逯美红,贾燕. 2008

[6]黄心乌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 汪维红,赵岫云,于拴仓,许明,张凤兰,余阳俊,张德双. 2009

[7]菘蓝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 李志亮,叶嘉,邢浩春,王玉文,焦云红,胡亚新,黄丛林. 2016

[8]葱属植物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梁毅,陈丽,汪李平,于春霞,田保华. 2013

[9]萝卜小孢子培养再生植株及其性状表现. 张丽,王庆彪,郑鹏婧,张双双,王子睿. 2016

[10]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后代性状分离的观察与研究. 陈斌,耿三省,刘凡,张晓芬,张宝玺. 2006

[11]菊苣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程林梅,高洪文,赵茂林. 2002

[12]西葫芦胚囊再生植株倍性鉴定方法研究. 郭永强,王建设,张慧玲,文彩香,李海真,蔡民华. 2004

[13]日光温室黄瓜干物质积累模型研究. 王尧,宋卫堂,乔晓军,蒋俊鹏. 2004

[14]温室黄瓜专家系统经济效益分析模型初探. 金燕,李远新. 2006

[15]黄瓜耐弱光性状的QTL定位. 张海英,陈青君,王永健,许勇. 2004

[16]生防菌与大扫灭防治黄瓜根结线虫. LIU Ting,刘霆,LIU Wei-cheng. 2010

[17]不同AM真菌对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害防治效应. ZHANG Shu-bin,张淑彬,WANG You-shan. 2010

[18]8种杀菌剂在河北番茄和黄瓜中残留分析及其膳食暴露评估. LI Yun-Chao,李运朝,JI Hua,及华,WANG Meng. 2018

[19]设施黄瓜基质栽培有机营养液高效管理装备及技术. 李友丽,郭文忠,赵倩,贾冬冬,李银坤,杨子强. 2017

[20]不同性别表型黄瓜基因组中雌性系特异的ACC合酶基因. 叶波平,吉成均,杨玲玲,杨中汉,王永建,曹宗巽.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