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广东近岸海域贝类寄生派琴虫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小彤 1 ; 叶灵通 2 ; 卢洁 2 ; 姚托 2 ; 王江勇 1 ; 付耀武 3 ; 张其中 3 ;

作者机构: 1.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3.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中心/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贝类;北海派琴虫;奥尔森派琴虫;季节动态;广东近岸海域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22 年 18 卷 001 期

页码: 128-1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贝类一般在开放式海域养殖,这使得贝类病害防控工作很难开展,因此调查病原流行感染规律对贝类病原的发生、发展和防治尤为重要.文章采用常规PCR技术,调查了广东近岸6个养殖海域5种重要养殖贝类寄生派琴虫的感染情况,分析了贝类寄生派琴虫感染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共检测到2种派琴虫,其中北海派琴虫(Perkinus beihaiensis)总感染率显著高于奥尔森派琴虫(P.olseni).5种检测的贝类中,除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以外,均检测到派琴虫感染,其中香港牡蛎(C.hongkongensis)、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感染2种派琴虫,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仅感染奥尔森派琴虫.湛江、阳江、江门等粤西地区派琴虫感染率为17.17%,显著高于汕尾、揭阳、汕头等粤东地区.夏秋季派琴虫的感染率为15.67%,显著高于冬春季.不同海域中,贝类派琴虫的感染受寄主的养殖环境、养殖方式、摄食方式、栖居方式等综合因素影响而使其季节动态呈现不同变化趋势.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