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同君 1 ; 刘永江 1 ; 李伟民 1 ; 高飞 1 ;
作者机构: 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高等研究院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中石化新星(北京)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关键词: 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碎屑锆石U-Pb年龄;相对丰度变化;造山带地壳结构
期刊名称: 地质科学
ISSN: 0563-5020
年卷期: 2020 年 02 期
页码: 459-4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年来,锆石的晶体形态、内部结构、年龄和Hf-O同位素分析已经成为盆地沉积物源区示踪的重要探针。渣尔泰群和白云鄂博群中碎屑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新太古代末期(~2.50 Ga)与古元古代末期(~1.90 Ga)两组,这两组碎屑锆石的相对丰度在层序上出现"振荡性"变化,这种变化特征与经典的源汇系统中构造一沉积响应的年代记录明显不一致。为研究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沉积层序中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与源区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本文系统总结了区域内大量相关的锆石U-Pb年龄数据,同时对渣尔泰群书记沟组和增隆昌组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研究。研究表明这两组年龄与南部大青山—乌拉山造山带中基底岩石记录的构造热事件年龄相一致,同时根据锆石结构特征认为~2.50 Ga的锆石来源于造山带内新太古代岩浆—变质地体,~1.90 Ga的锆石来源于高级变质—深熔地体。大青山—乌拉山造山带与这套中-新元古代沉积地层构成源汇系统。源区造山带下地壳新太古代与古元古代变质岩系近水平互层叠置是大青山—乌拉山造山带下地壳结构的基本特征,岩性变化率在垂向上远大于水平方向,是控制盆地中碎屑锆石组合变化的直接原因。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南流江口陆源物质输送的季节性差异及其影响
作者:段晓勇;高飞;刘金庆;杨磊;印萍;曹珂;李艳霞;董超
关键词:南流江;沉积环境;源汇过程;季节差异;环境影响
-
太原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以清徐ZK01钻孔为例
作者:冯志强;沈梦娟;刘永江;魏荣珠;王权;白洋;郝书清;杜艳伟
关键词:太原盆地;新生代;地球化学;气候变化;风化强度
-
华南洋陆过渡带构造演化: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过程与机制
作者:李三忠;索艳慧;周洁;王光增;李玺瑶;姜兆霞;刘金平;刘丽军;刘永江;占华旺;姜素华;程昊皞;王鹏程;朱俊江;戴黎明;董昊;刘琳;郭晓玉
关键词:洋陆过渡带;古特提斯洋;新特提斯洋;古太平洋;太平洋;造山;伸展
-
中亚造山带东段古生代山弯构造
作者:刘永江;马永非;冯志强;李伟民;李三忠;关庆彬;陈昭旭;周桐;方启昂
关键词:中亚造山带东段;古亚洲洋;俯冲增生;岩浆弧;中国东北山弯构造
-
微板块与大板块:基本原理与范式转换
作者:李三忠;索艳慧;周洁;钟世华;孙国正;刘洁;王光增;朱俊江;姜素华;李玺瑶;郭晓玉;刘丽军;刘永江;曹现志;郭玲莉;赵淑娟;王鹏程;关庆彬;陈龙;刘勃然;周建平;姜兆霞;刘琳;曹花花;戴黎明;于胜尧;刘博;王秀娟;王程程;王玺;刘泽;管红香;李晓辉;胡军;段威;于雷;刘晓光;王誉桦;钟源;刘鹏;张文超;李洛阳;赵彦彦;许淑梅
关键词:微板块;大板块;板块构造;前板块构造;造山带;地幔柱;范式
-
大兴安岭阿尔山迈罕特乌拉蛇绿混杂岩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冯志强;刘永江;李伟民;李小玉;蒋立伟;梁琛岳;邵学峰
关键词:大兴安岭;迈罕特乌拉蛇绿混杂岩;古亚洲洋;锆石;LA-ICP-MS
-
从多岛弧盆系构造看西特提斯造山系构造演化
作者:袁四化;刘永江;常瑞虹;Franz Neubauer;Johann Genser;关庆彬;黄倩雯
关键词:多岛弧盆系;特提斯造山系;缝合带;洋板块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