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冯志强 1 ; 刘永江 2 ; 李伟民 3 ; 李小玉 4 ; 蒋立伟 5 ; 梁琛岳 6 ; 邵学峰 7 ;
作者机构: 1.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系
2.自然资源部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3.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高等研究院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4.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5.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6.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7.辽宁省地质勘查院
关键词: 大兴安岭;迈罕特乌拉蛇绿混杂岩;古亚洲洋;锆石;LA-ICP-MS
期刊名称: 地质科学
ISSN: 0563-5020
年卷期: 2021 年 02 期
页码: 508-5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性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精细研究有助于判别蛇绿岩套的类型及构造背景,在追溯和重建古洋盆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报道了新近在阿尔山西北部发现的迈罕特乌拉蛇绿混杂岩中基性单元的初步定年工作。对选自3件枕状玄武岩以及1件变质辉长岩进行了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它们的年龄和锆石内部结构复杂多样,包含少量的热液锆石和大量捕获锆石,基性特征锆石次之并被定为玄武岩和变质辉长岩的自生锆石,形成时代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枕状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具有LREE富集,类似E-MORB的稀土配分模式,而相对于E-MORB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度亏损Ta、Zr等高场强元素。结合枕状玄武岩及变质辉长岩中锆石普遍来自陆壳成因的特点,我们推测迈罕特乌拉蛇绿混杂岩产自古亚洲洋封闭后,由于岩石圈拆沉导致的伸展环境,可能为时空规模都有限的新生陆内小洋盆代表。
- 相关文献
[1]缅甸沙林凹陷晚白垩世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与地质意义. 黄聿晓,张训华,黄奇瑜,郭兴伟,孙建伟. 2018
[2]全球早古生代造山带(Ⅱ):俯冲-增生型造山. 李三忠,杨朝,赵淑娟,李玺瑶,索艳慧,郭玲莉,余珊,戴黎明,李少俊,牟墩玲. 2016
[3]中亚造山带东段古生代山弯构造. 刘永江,马永非,冯志强,李伟民,李三忠,关庆彬,陈昭旭,周桐,方启昂.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太原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以清徐ZK01钻孔为例
作者:冯志强;沈梦娟;刘永江;魏荣珠;王权;白洋;郝书清;杜艳伟
关键词:太原盆地;新生代;地球化学;气候变化;风化强度
-
华南洋陆过渡带构造演化: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过程与机制
作者:李三忠;索艳慧;周洁;王光增;李玺瑶;姜兆霞;刘金平;刘丽军;刘永江;占华旺;姜素华;程昊皞;王鹏程;朱俊江;戴黎明;董昊;刘琳;郭晓玉
关键词:洋陆过渡带;古特提斯洋;新特提斯洋;古太平洋;太平洋;造山;伸展
-
中亚造山带东段古生代山弯构造
作者:刘永江;马永非;冯志强;李伟民;李三忠;关庆彬;陈昭旭;周桐;方启昂
关键词:中亚造山带东段;古亚洲洋;俯冲增生;岩浆弧;中国东北山弯构造
-
微板块与大板块:基本原理与范式转换
作者:李三忠;索艳慧;周洁;钟世华;孙国正;刘洁;王光增;朱俊江;姜素华;李玺瑶;郭晓玉;刘丽军;刘永江;曹现志;郭玲莉;赵淑娟;王鹏程;关庆彬;陈龙;刘勃然;周建平;姜兆霞;刘琳;曹花花;戴黎明;于胜尧;刘博;王秀娟;王程程;王玺;刘泽;管红香;李晓辉;胡军;段威;于雷;刘晓光;王誉桦;钟源;刘鹏;张文超;李洛阳;赵彦彦;许淑梅
关键词:微板块;大板块;板块构造;前板块构造;造山带;地幔柱;范式
-
从多岛弧盆系构造看西特提斯造山系构造演化
作者:袁四化;刘永江;常瑞虹;Franz Neubauer;Johann Genser;关庆彬;黄倩雯
关键词:多岛弧盆系;特提斯造山系;缝合带;洋板块地质
-
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碎屑锆石特征对源区地壳结构的启示
作者:刘同君;刘永江;李伟民;高飞
关键词: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碎屑锆石U-Pb年龄;相对丰度变化;造山带地壳结构
-
太平洋板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板块重建
作者:李三忠;曹现志;王光增;刘博;李玺瑶;索艳慧;姜兆霞;郭玲莉;周洁;王鹏程;朱俊江;汪刚;赵淑娟;刘永江;张国伟
关键词:太平洋板块;地幔柱;微板块;洋陆过渡带;多圈层相互作用;洋底动力学;中—新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