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摊青时间对绿宝石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文佳 1 ; 沈强 1 ; 牟春林 2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2.贵阳春秋实业公司

关键词: 摊青;绿茶;香气;顶空固相微萃取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1 年 39 卷 07 期

页码: 192-1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解摊青时间对绿宝石茶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摊青6 h1、0 h1、4 h和18 h后加工的茶样精油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4个摊青茶样中共鉴定出110种成分,其中有壬醛、罗汉柏烯、己酸-4-己烯酯、己酸酐、甜瓜醛、二丁基羟基甲苯、顺-茉莉酮、2,3-二氢-1,1,3-三甲基-3-苯基-1H-茚、3-(2-环戊烯基)-2-甲基-1,1-二苯基-1-丙烯、苯乙醇、邻苯二甲酸二乙酯、2,4-联苯基-4-甲基-2(E)-戊烯和吲哚等13种相同成分;摊青14 h后加工的茶样中检测出的香气成分为59种,芳香物质萜烯类、醇类、酮类、醛类、酯类总数和相对含量最多,分别为38种和66.11%,绿茶香气最佳。

  • 相关文献

[1]不同萃取方法对绿茶香气成分影响的研究. 周顺珍,杨春,郭燕,陈娟,陈正武,龚雪. 2015

[2]贵州扁形绿茶香气成分组成研究. 郑文佳,沈强,郑道芳. 2011

[3]HS-SPME-GC-MS联用法分析不同通氧发酵加工工艺红茶香气成分. 潘科,冯林,陈娟,杜晓. 2015

[4]贵州绿茶新型杀青技术试验初报. 牟春林,刘晓霞,郑文佳. 2010

[5]绿茶风味品质形成的研究进展. 乔大河,陈娟,梁思慧,杨春,李燕,郭燕,密孝增,陈正武. 2022

[6]珠形茶摊青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沈强,潘科,张建,郑文佳. 2013

[7]八种高盐腌制芥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对比分析. 徐俐,胡伯凯,吴康云,邓英. 2013

[8]基于HS-SPME/GC-MS定性半定量分析藤茶特征香气. 申东,沈强,潘科,郑文佳. 2010

[9]茶树嫩芽芳香物质不同HS-SPME萃取方式的比较分析. 杨春,郭燕,胡伊然,龚雪,周顺珍. 2015

[10]炒青绿茶香气品质形成过程中芳香物质的动态变化. 杨春,周雪,莫雪,郭燕,胡伊然,龚雪. 2017

[11]4份贵州特色香稻挥发性成分分析. 张志斌,田瑞平,吴娴,王倩,唐会会,王忠妮,龚记熠,彭强,朱速松. 2022

[12]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研究菊苣各部位挥发性成分. 程体艳,马凯,范秀章,何静,张振,韩永芬. 2024

[13]电子鼻结合顶空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贵州不同品种辣椒发酵后挥发性成分. 陆宽,王雪雅,孙小静,霍昕,高玉琼,冯发进,杜成兴. 2018

[14]不同保鲜处理对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 罗显扬,张正秋,屠幼英,吴媛媛. 2013

[15]加工过程对绿茶卫生质量的影响及控制对策. 陈娟,郭灿,张宝林,何莲,高秀兵. 2012

[16]8份茶树新品系加工红绿茶的适宜性. 陈正武,陈娟,曹雨,郭燕,杨春,张小琴. 2016

[17]绿茶加工过程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高秀兵,段学艺,张宝林,陈娟,何莲,胡华健. 2012

[18]不同叶位新梢绿茶的品质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任明强,赵宾,赵国宣,陈旭晖. 2010

[19]不同摊放时间后提香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牟春林,沈强,郑文佳. 2010

[20]绿茶叠杀后PPO和含水量变化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郑文佳,冯林,沈强,潘科,何萍.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