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于红梅 1 ; 赵密珍 1 ; 袁华招 1 ; 巫建华 2 ; 王静 1 ; 夏瑾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2.江苏现代园艺工程技术中心
关键词: 草莓;宁丰;组培快繁;移栽驯化
期刊名称: 中国果树
ISSN: 1000-8047
年卷期: 2015 年 05 期
页码: 47-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宁丰草莓组培初代苗为试材,对其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进行筛选,并探讨了移栽基质成分配比、组培苗和驯化基质杀菌处理等多个影响移栽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3 mg/L IBA,其增殖系数为4.90;生根培养基以添加0.05 mg/L NAA或0.3 mg/L IBA的1/2MS培养基较为理想,平均生根数在15条以上;采用移栽驯化基质体积配比泥炭∶珍珠岩∶蛭石=3∶2∶1,多菌灵300倍液蘸根杀菌处理2 min,移栽后塑料膜覆盖保湿10~15天,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100%,且植株生长发育良好。
- 相关文献
[1]优质抗病设施草莓新品种-宁丰. 王壮伟. 2012
[2]“紫金四季”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李海玲,吴绍魏,王庆莲,张长青,赵密珍. 2017
[3]不同水质和培养基对紫金久红草莓组培快繁的影响. 陈月红,赵密珍,郭成宝,曹荣祥,朱儆元,林久军,王庆莲,韩金龙,于红梅,石英健. 2022
[4]卡特兰的无菌播种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邵和平,张宁宁,张琼,孙永平,夏明霞,王苏宁,陈晨. 2013
[5]空气凤梨组培快繁技术优化. 丁久玲,郑凯. 2017
[6]金叶龟甲冬青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丁久玲,郑凯,梁慧敏,巫建新,鲍荣静. 2019
[7]红掌高效再生技术. 梁丽建,邓衍明,贾新平,孙晓波,田学书. 2015
[8]高山杜鹃新品种富丽金陵的组培快繁技术. 苏家乐,刘晓宏,刘晓青,李畅,陈尚平,何丽斯. 2011
[9]豆梨试管苗组培快繁影响因素研究. 王宏伟,李晓刚,蔺经,杨青松,王中华,付蓉,常有宏. 2011
[10]南通地区大棚草莓—厚皮甜瓜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技术. 刘水东,姜永平. 2013
[11]草莓健康育苗技术方案. 吉沐祥,吉俄文,王建华. 2017
[12]大棚草莓—芹菜高效栽培技术. 刘水东. 2013
[13]草莓果实中BG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郭正兵,韩柏明,霍恒志. 2016
[14]草莓宝在草莓上的应用效果. 徐建明,顾大路,钱新民,杜小凤,朱金芳,王伟中. 2000
[15]复合菌剂对草莓黄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刘苏闽,周冬梅,杨敬辉,刘红霞,李红叶,郭坚华. 2010
[16]草莓根围拮抗细菌的多样性分析及其田间应用. 杨敬辉,朱桂梅,陈宏州,潘以楼,吴琴燕. 2009
[17]薄膜和自然能源保温技术对草莓高架栽培的影响. 霍恒志,陈雪平,李金凤,万春雁,陈丙义,糜林. 2014
[18]沼肥在温室草莓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王志春. 2012
[19]大棚草莓—辣椒—玉米周年高效阐套模式探析. 赵平,刘超,吕少波,刘冰,潘德亮. 2015
[20]南通地区大棚草莓/苦瓜高效栽培技术. 刘水东.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降解膜在草莓上的应用
作者:耿婷;徐国平;姜红芝;于红梅
关键词:降解膜;草莓;应用
-
有机物料还田对甘薯固碳效应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作者:王静;朱猛;赵鹏;朱晓亚;张强强;于永超;刘明;靳容;唐忠厚
关键词:甘薯;有机物料;净初级生产力;土壤呼吸;碳排放效率
-
徐紫薯8号优选栽插密度与氮钾施肥方案研究
作者:刘明;靳容;于永超;赵鹏;张强强;朱晓亚;王静;唐忠厚
关键词:紫薯;密度;氮钾配比;产量;品质
-
2004-2022年徐州地区气候因子及小麦区域试验品系性状演变分析
作者:刘立伟;刘静;王静;易媛;朱雪成;张娜;张会云;马红勃;刘东涛;冯国华
关键词:小麦;淮北地区;气候;区域试验;农艺性状;演变
-
绿色草莓再生体系的建立
作者:潘娇艳;肖世伟;夏瑾;倪知游;邹雨婷;乔玉山
关键词:绿色草莓;愈伤组织;再生;遗传转化体系
-
高产稳产中强筋小麦新品种-徐麦44
作者:张会云;刘东涛;王静;马红勃;刘静;刘立伟;易媛;朱雪成;冯国华;张娜
关键词:
-
叶面喷施丹参碳点缓解甘薯低磷胁迫的转录组与代谢组学分析
作者:朱晓亚;张强强;赵鹏;刘明;王静;靳容;于永超;唐忠厚
关键词:甘薯;低磷胁迫;碳点;转录组;代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