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潘遵谱 1 ; 余月梅 1 ; 许学前 1 ; 吴敬民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免耕;水稻土;多熟制;土壤供肥能力;肥效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1987 年 02 期
页码: 30-37
摘要: 在太湖地区稻—稻—麦三熟制水稻土上的免耕(第四年)定位试验田,测定了各耕作区土壤对元麦的供肥能力和氮、磷、钾化肥的肥效。免耕的整地措施是浅松土法,松土深度3—6cm,稻偏深,麦较浅。免耕后土壤物理性状较好,有利根系生长,土壤供肥(NPK三养分)能力得到提高,施肥效果发生变化。在稻麦连续免耕和种稻时免耕的区内,土壤供肥能力提高的数量甚多,提高的幅度以氮、磷较大,钾较小。该二区内元麦产量较高,钾肥效果极显著,磷肥无效。连续免耕区0—6cm土壤氮素及0—6,6—14cm土壤磷素有效性均明显提高。在种麦时免耕的区内,土壤供肥能力提高的数量较少,三种养分提高的幅度较为接近,磷、钾肥效均极显著。在常规耕作区内,元麦产量水平最低,磷肥效果最为显著,提高产量磷肥比钾肥更为重要。氮肥效果在连续免耕和种稻时免耕的区内较种麦时免耕和常规耕作区内为大。
- 相关文献
[1]沿江地区多熟制春玉米覆膜移栽种植高产特性的研究. 刘建,徐少安. 2002
[2]多熟制春玉米覆膜移栽的生态效应及其对植株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周根友,陆虎华. 2002
[3]沿江稻区多熟制春玉米两段覆膜种植技术. 刘建,徐少安,周根友,沈锦根,陆虎华. 2001
[4]我国南方大豆种植制度的现状及育种方向. 顾和平,沈克琴,凌以禄,韩锋. 1992
[5]叶面肥对“冬升”甘蓝的肥效试验. 秦文斌,王志建,涂安君,戴忠良,孙春青,潘永飞. 2011
[6]不同配方氮缓释型直播稻拌种肥使用效果研究. 庄春,邵文奇,纪力,孙春梅,钟萍,陈川. 2011
[7]乙磷铝农药废液农业利用技术研究. 汪智渊,杨红福,吴汉章,赵来成. 2002
[8]连续施用三要素化肥的肥效以及土壤养分的变化. 蒋仁成,厉志华,李德民. 1985
[9]氨基酸型钛肥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邵建华,陈绍荣,孙玲丽. 2019
[10]不同沼液施用量对水稻生长、产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邵文奇,纪力,孙春梅,姜晓剑,文廷刚,唐金陵,章安康. 2017
[11]共轭酱渣废油包膜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膜层结构分析. 景旭东,刘源,林海琳,阎杰,梁关生. 2016
[12]银杏喷施黄腐酸叶面肥的效果试验研究. 李庆康,李群,袁子祥,褚生华,朱卫红,张广勤. 1997
[13]水分对蓝藻堆肥效果的影响. 江君,杜静,常志州,靳红梅. 2012
[14]太湖蓝藻发酵后沼渣和沼液的肥效研究. 姜继辉,严少华,陈巍,韩士群,刘海琴,宋伟. 2009
[15]生态肥对蔬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庆康,王志明,袁灿生,蒋永忠,张永春,潘玉梅. 2001
[16]有机培肥方式对设施蔬菜-水稻种植模式产量及肥力的影响. 沈明星,姚月明,刘凤军,吴彤东,陆长婴. 2004
[17]水分管理对太湖地区水稻土无机磷转化的影响. 施林林,陆长婴,王海候,沈明星,周新伟. 2012
[18]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水稻土磷素在剖面的分布与移动. 单艳红,杨林章,沈明星,王建国,陆长婴,吴彤东. 2005
[19]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水稻土全磷反演研究. 周鼎浩,薛利红,李颖,杨林章. 2014
[20]中国几种典型土壤酸碱缓冲容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汪吉东,冯冰,李传哲,徐聪,吴迪,王磊,张辉,许仙菊,艾玉春,张永春.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稻麦两熟地区秸秆全量直接还田施肥技术的增产培肥效果
作者:王振忠;吴敬民;陈留根;朱普平
关键词:稻麦两熟;秸秆全量直接还田;施肥技术;增产培肥效果
-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直接还田的增产及培肥效果研究
作者: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关键词:
-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
作者: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关键词:秸秆直接还田;生产能力;持续高效
-
稻麦秸秆直接还田对土壤的培肥效应
作者:钱永根;赵金元;顾建东;王振忠;吴敬民
关键词:
-
水稻科学高效安全施肥技术研究
作者:姚月明;蔡玉生;许学前;沈明星;邱枫;刘震美;陆增根
关键词:水稻;氮肥水平;运筹技术;施肥方法;环境影响
-
不同施肥组合的土壤培肥效果研究
作者:许学前;吴敬民
关键词:肥料组合;土壤培肥;猪厩肥;秸秆;化肥
-
稻麦秸秆全量直接还田技术对土壤的培肥效应
作者:王振忠;李庆康;吴敬民;钱永根;赵金元;顾建东
关键词: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土壤培肥;土壤养分;供肥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