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连续两年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直播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大伟 1 ; 刘建 2 ; 王波 3 ; 曹杨 1 ; 卞新民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

2.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3.北京市海淀区知春里中学

关键词: 秸秆还田;耕作方式;直播稻;土壤理化性质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09 年 21 卷 08 期

页码: 57-60

摘要: 为了改善秸秆大面积焚烧现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连续秸秆还田对直播稻田土壤结构和养分含量连续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土壤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变化也有影响;秸秆还田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以及0~7 cm土层速效磷含量,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影响显著,但是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不显著。

  • 相关文献

[1]直播旱种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英文). 张自常,刘立军,王志琴,杨建昌,李永丰. 2015

[2]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稻茬麦草谷比及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 顾克军,顾东祥,张斯梅,许博,杨四军,张恒敢,张传辉,石祖梁. 2014

[3]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碳库及结构的影响. 胡乃娟,张四伟,杨敏芳,顾克军,韩新忠,张政文,卞新民,朱利群. 2013

[4]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张四伟,张武益,王梁,朱利群,顾克军,章红运,卞新民. 2012

[5]复合菌剂对小麦秸秆降解速率、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影响. 魏蔚,吴昊,宋时丽,管永祥,张振华,张勇,戴传超. 2019

[6]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黄淮海夏大豆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王幸,邢兴华,徐泽俊,齐玉军,季春梅,吴存祥. 2017

[7]劳动力机会成本与农户稻作方式选择. 潘军昌,孔有利. 2010

[8]直播稻田恶性杂草千金子的发生与防治技术探讨. 张学友,陈小波,陈惠祥,沈俊明,葛红. 2001

[9]江苏省直播稻生产现状、趋势及存在问题探讨. 卢百关,秦德荣,樊继伟,方兆伟,李健,刘辉,迟铭,徐大勇. 2009

[10]徐淮地区徐稻7号直播水管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陈鹏,高金喜,刘洪,潘玉良. 2016

[11]沿江地区直播稻顶土能力特性研究. 潘宝国,江银荣,魏亚凤. 2012

[12]不同配方氮缓释型直播稻拌种肥使用效果研究. 庄春,邵文奇,纪力,孙春梅,钟萍,陈川. 2011

[13]沿淮地区直播稻品种筛选与播种处理试验. 邵文奇,钟平,孙春梅,张军. 2009

[14]直播稻倒伏原因及防治措施. 文廷刚,杜小凤,钱新民,吴传万. 2009

[15]稻喜防除直播稻田杂草效果研究. 熊战之,陈香华,郭小山,李茹,赵桂东. 2010

[16]淮北地区直播稻田杂草消长规律及化除技术研究. 李茹,赵桂东,付佑胜. 2013

[17]直播稻与机插秧优缺点分析. 孙春梅,张山泉,钟平,邵文奇,陈川,庄春. 2008

[18]不同灌溉方式对徐淮稻区麦茬直播稻的影响. 徐家安,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王友霜,胡婷婷,赵轶鹏,王铁军. 2015

[19]速除防除直播稻田杂草的效果. 吴建荣,周建高,邱光,李建伟,沈素文,沈纪东. 2005

[20]农户直播稻经济分析及启示. 孔有利,周建涛,邵明灿,刘华周.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