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中脉缺陷突变体dl-6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军 1 ; 王婧 1 ; 杨杰 1 ; 赵祥强 1 ; 朱金燕 1 ; 范方军 1 ; 李文奇 1 ; 王芳权 1 ; 仲维功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南通大学生命科学院

关键词: 水稻;中脉缺陷;基因定位;dl-6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5 年 12 期

页码: 2672-2676+2681

摘要: 在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中发现了一个中脉缺陷的自然突变体,经过连续多代自交形成了稳定的突变系,暂命名为dl-6,该突变体表现为叶片中脉发育受阻,叶片完全披垂。以dl-6与9311配制正反杂交组合进行性状分析发现,dl-6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SSR分子标记将控制dl-6性状的基因DL-6初步定位在水稻第3染色体的短臂上,进一步利用新发展的InDel标记将DL-6基因精细定位在I3-5和I3-8之间的85kb的物理距离内。对该区段内存在的开放阅读框(ORF)进行分析,发现其中ORF9编码的YABBY基因是一个与叶脉发育相关的基因,对突变体dl-6和野生型中YABBY基因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数据中日本晴序列进行比对发现,突变体dl-6中YABBY基因的第1个外显子存在1个碱基突变,该突变导致野生型中编码的半胱氨酸突变为突变体中的精氨酸;同时突变体dl-6在ORF9基因的3端还在一个8个碱基的缺失。这2个突变位点哪个是导致dl-6突变的功能区目前还不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 相关文献

[1]水稻中脉缺陷突变体dl-6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 王军,王婧,杨杰,赵祥强,朱金燕,范方军,李文奇,王芳权,仲维功. 2014

[2]水稻新窄、卷叶突变体NRL(t)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陈涛,刘燕青,张亚东,朱镇,赵凌. 2013

[3]色素原基因定位及其与广亲和基因之间物理距离的研究. 盛生兰,余波,李闯,陆驹飞. 2008

[4]水稻短光低温敏核不育应用研究. 陈庭木,王多明,谷长先,徐大勇,潘启民,高一枝. 2010

[5]一个水稻低温移栽白条纹突变体wltt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林添资,孙立亭,龚红兵,王益华,刘玲珑,赵志刚,江玲,万建民. 2019

[6]一个水稻新型叶色突变体的形态结构与遗传定位. 王宝和,戴正元,李爱宏,刘广青,左示敏,张洪熙,潘学彪. 2011

[7]1个水稻不闭颖突变体(open hull 1)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曾生元,郭旻,李荣德,盛生兰,龚红兵. 2014

[8]水稻广亲和基因近等基因系代换片段长度检测及其利用. 余波,吴远雨,吉华利,张艳琼,陆驹飞. 2008

[9]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mz3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苏晓妹,方宇星,刘钰龙,刘峰,张所兵,张云辉,鲍依群. 2016

[10]一个水稻斑马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陈海元,朱晓妹,张所兵,张云辉,方先文. 2021

[11]水稻叶尖黄化突变体8272的候选基因筛选. 肖恩星,曾文静,曾彦达,张启军,冯昊. 2021

[12]2个水稻叶片卷曲变窄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陈海元,朱晓妹,张所兵,张云辉,方先文. 2021

[13]一个水稻长护颖基因的遗传分析. 秦海龙,张启军,廖慧敏,宗寿余,夏士健,吕川根. 2014

[14]水稻57H突变体glup-t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田孟祥,陈涛,张亚东,朱镇,赵庆勇,周丽慧,姚姝,王艳平,王才林. 2011

[15]水稻多蘖矮杆突变体htd7(t)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王军,范方军,朱金燕,李文奇,王芳权,仲维功,杨杰. 2016

[16]水稻类病斑突变体lmm7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孙志广,代慧敏,陈庭木,李景芳,迟铭,周振玲,刘艳,刘金波,徐波,邢运高,杨波,李健,卢百关,方兆伟,王宝祥,徐大勇. 2022

[17]水稻窄卷叶突变体nrl_(t)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陈涛,刘燕清,张亚东,朱镇,赵庆勇,周丽慧,姚姝,于新,赵凌,王才林. 2014

[18]一个新的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的生理特性和基因定位(英文). 陈涛,张亚东,赵凌,朱镇,林静,张所兵,王才林. 2007

[19]水稻白条纹新基因st9(t)的初步定位. 刘少奎,张启军,漆庆明,赖东,廖慧敏,颜文飞,张斌,吕川根. 2012

[20]一个籼稻叶夹角新基因的激素敏感性分析和基因定位. 廖慧敏,张启军,秦海龙,夏士健,宗寿余,高艳红,吕川根.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