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紫云英翻压与早稻移栽最佳间隔时间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云峰 1 ; 罗时明 2 ; 李双来 1 ; 胡诚 1 ; 乔艳 1 ; 刘东海 1 ; 王晓芳 3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2.湖北省通城县农业局

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早稻;产量构成因子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4 年 53 卷 18 期

页码: 4288-4289+42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依托通城县5年紫云英-早稻-晚稻定位试验,研究早稻移栽前5、10、15 d翻压紫云英对早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以探索紫云英翻压与早稻移栽最佳的间隔时间。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早稻移栽前5 d翻压紫云英增产效果最好,移栽前10 d翻压紫云英增产效果次之,移栽前15 d翻压紫云英增产效果较差。移栽前15 d翻压紫云英处理的穗粒数显著低于移栽前5、10 d翻压紫云英处理的穗粒数。总之,紫云英翻压与早稻移栽间隔时间较短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

  • 相关文献

[1]紫云英与化肥配比施用对早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刘威,王晓雨,朱德雄,詹鹏,李培根,戴志刚,鲁剑巍,耿明建. 2017

[2]广西水稻品种在柬埔寨种植后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英文). 刘开强,郭嗣斌,兰光焰. 2013

[3]施肥对杂交水稻广两优476生长性状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符家安,杨利,戚华雄,贾平安,蒋代铭,余延丰,黄文华,苏章锋,吴家琼. 2011

[4]减量化肥配施紫云英绿肥对早稻种植效益及晚稻后效的影响. 詹鹏,黄琳,李培根,周剑雄. 2020

[5]不同育秧模式对早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陈少愚,赵锋,李阳,程建平,张旅峰,章桃娟,皮楚舒. 2015

[6]减施化肥条件下翻压不同量紫云英对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李双来,李登荣,胡诚,乔艳,李四斌,陈云峰. 2012

[7]播种量与氮肥运筹方式对直播早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程建平,张旅峰,吴建平,柯传勇,金卫兵,范绍斌,罗又红,程磊. 2010

[8]不同种植方式对早稻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程建平,吴建平,罗锡文,樊启洲,张国忠,周志艳,臧英,杨兵兵. 2011

[9]湖北省早稻主栽品种中镉含量差异性研究. 龚艳,胡定金,彭立军,闻胜. 2016

[10]施氮水平对“油-稻-稻”模式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莫菁华,王振,陶玉池,侯文峰,周洁. 2015

[11]湖北省早稻田稻鸭共育试验及探讨. 周开平,杨新笋,李迎征,李根雄,刘习中,梅金先,祝吉光. 2004

[12]不同基本苗对直播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梅金先,梅少华,程建平,张世春,袁广丰,钱太平,周灿金,封永铸. 2008

[13]不同育秧工艺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赵锋,程建平,李阳,汪本福,张枝盛,徐得泽,石后兴,徐顺文. 2017

[14]不同播期·密度·施肥量·水分对早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吴建平,邢丹英,高剑华,杨伟明,许少华,朱诗汉,罗耀美,杨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