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采摘成熟度对'新白8号'枇杷常温贮藏效果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许奇志 1 ; 陈秀萍 1 ; 邓朝军 1 ; 蒋际谋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建省龙眼枇杷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枇杷;成熟度;鲜果;贮藏效果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19 年 12 期

页码: 1744-17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白肉枇杷新品种'新白8号'不同成熟度果实的常温贮藏效果的变化,为指导科学采摘与合理贮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比较了室温贮藏条件下,七成熟至十成熟的'新白8号'鲜果,果皮色差、果实失水率、坏果率、皱果率、果肉硬度、糖组分、酸组分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各成熟度的H0值缓慢下降,a*值上升,L*值略降,b*、c*值呈"升—降—升"的趋势;失水率呈抛物线式上升,七成熟最高;贮藏4 d后,十成熟皱果率快速增大,至13 d达34.71%,八、九成熟增加较缓慢,七成熟无皱果;坏果率呈增大趋势,十成熟最高,至13 d达44.29%,其次是七成熟;果肉硬度均缓慢增大,成熟度越高增加幅度越大;TSS、总糖含量0~4 d小幅上升,之后均缓慢下降;果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七成熟的增幅最大;0~7 d葡萄糖含量上升,7 d后九、十成熟的下降;蔗糖含量变幅最大,除十成熟外,0~1 d提高12.03%~16.08%,而后下降,七成熟降幅最大;山梨醇先增大后降低,十成熟增幅最大;总酸、苹果酸含量总体下降且趋势一致,成熟度越低下降幅度越大;奎尼酸、富马酸含量有波动,贮藏后差异不显著;乳酸含量在贮藏4~10 d时上升后下降;糖酸比、固酸比呈"升—降—升"波动上升,低成熟度果接近贮藏前十成熟果。【结论】采摘成熟度对'新白8号'枇杷常温贮藏效果的影响较大,八、九成熟果更适合常温贮藏,有效贮藏期宜小于10 d;十成熟果常温贮藏宜小于4 d。

  • 相关文献

[1]不同成熟度“新白8号”枇杷果实品质特性分析. 许奇志,陈秀萍,邓朝军,蒋际谋. 2019

[2]不同成熟度‘贵妃’枇杷果实色泽与糖酸含量关系. 邓朝军,吴琼,许奇志,蒋际谋,胡文舜,姜帆,陈秀萍,郑少泉. 2016

[3]龙眼鲜果与干果的糖组分分析. 陈秀萍,许奇志,蒋际谋,邓朝军,郑少泉. 2019

[4]不同摆放方式对木薯种茎贮藏效果的影响. 张树河,李海明,李和平,林霜霜,潘世明. 2016

[5]利用色差仪估测‘脆蜜’毛叶枣成熟度的研究. 许玲,章希娟,魏秀清,许家辉. 2017

[6]杨梅果实采后包装、保鲜技术研究. 何志刚,林晓姿,陆东和. 2003

[7]香蕉果肉对乳酸菌在冻干和贮存中活性的影响. 张帅,李跃森,费鹏,李海明. 2022

[8]香蕉后熟过程淀粉和纤维的变化及油炸香蕉片最佳成熟度的确定. 梁华俤,潘林娜,魏勤,郭桂玲. 1993

[9]不同成熟度闽选矮蕉挥发性成分组成及变化. 李海明,张帅,林宝妹,吴妙鸿,洪佳敏,吴水金. 2024

[10]紫秋山葡萄加工品质提升与酿造工艺优化. 林玫,苏昊,李维新,张怡,任香芸,郑春凤,鞠延仑,张会宁. 2024

[11]有机-无机肥配施在枇杷上的效应初报. 王飞,李清华,李昱. 2003

[12]枇杷种质数量分类中系统聚类方法的探讨. 胡文舜,骆键夫,黄爱萍,许奇志,李韬,魏秀清,张立杰,郑少泉. 2009

[13]枇杷组培苗的过渡栽培. 陈扬祥,杨永青. 1992

[14]云南、贵州部分野生枇杷种质资源花序性状观察. 黄爱萍,陈秀萍,骆键夫,魏秀清,郑珊,章希娟,张小艳,许奇志,陈秀妹,郑少泉. 2010

[15]枇杷嫩枝扦插育苗研究. 余亚白,陈扬祥. 1991

[16]早钟6号枇杷结果母枝性状与果实形质的相关. 朱祥枝,陈秀萍,蒋际谋,黄聪敏,许家辉,张泽煌,刘友接. 2002

[17]枇杷花中三萜类物质的分析与评价. 姜帆,高慧颖,陈秀萍,郑少泉. 2016

[18]枇杷果实育种目标性状在杂种后代中的表现. 余东,许家辉,魏秀清,许玲,黄金松. 2008

[19]生物技术在枇杷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的研究进展. 黄爱萍,郑少泉,胡文舜,张立杰,谢丽雪,陈秀妹,张小艳. 2008

[20]枇杷汁乳酸发酵优良菌株筛选及其发酵特性研究. 林晓姿,梁璋成,何志刚,李维新,魏巍.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