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彬 1 ; 郑斯平 1 ; 郑伟文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珊瑚状根;蓝细菌;STRR;16SrRNA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07 年 22 卷 04 期
页码: 18-21
摘要: 将苏铁珊瑚状根及根周围的土壤中分离的蓝细菌分离物与福建苏铁(Cycas revoluta)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重组。通过比较重组前后蓝细菌分离物的STRR指纹图谱和16S rRNA的序列得蓝细菌分离物RZHA4能重新侵染苏铁的珊瑚状根。通过NCBI比对,蓝细菌分离物RZHA4的16S rRNA序列与蓝细菌NostocaceaeIL13-1的相似性为99%。
- 相关文献
[1]苏铁与蓝细菌的共生. 陈彬,郑斯平,郑伟文. 2007
[2]Genetic diversity and classification of cyanobacteria in different Azolla species by the use of PCR fingerprinting. Zheng, WW,Nilsson, M,Bergman, B,Rasmussen, U. 1999
[3]结合态氮对满江红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陈坚,陈彬,郑斯平,郑益平,朱炳耀,郑伟文. 2020
[4]满江红内生菌外膜泡囊的电镜观察与超微结构分析. 黄敏敏,陈彬,ULLA Rasmussen,陈坚,罗钦,郑伟文. 2018
[5]DGGE法与常规培养法对稻田蓝细菌多态性分析结果比较. 宋铁英,林智敏,郑伟文,LOTTA Martensson,ULLA Rusmussen. 2005
[6]几种引物对苏铁共生蓝细菌的DNA多态性分析. 宋铁英,陈坚,包晓东,郑伟文,郑芳勤. 2001
[7]苏铁珊瑚状根及根周围土壤中蓝细菌的PCR指纹图谱. 陈彬,宋铁英,郑伟文. 2004
[8]应用PCR-DGGE技术分析福州左海湖的细菌群落组成. 吕新,刘兰英,陈丽华,李玥仁,林碧娇. 2016
[9]鳗鲡创伤弧菌的分子鉴定. 许斌福,林天龙,董传甫,伊光辉.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摇青程度春闺闽北乌龙茶品质差异分析
作者:占鑫怡;杨云;陈彬;黄慧清;赵梦莹;李鑫磊;孙云
关键词:春闺;闽北乌龙茶;摇青程度;滋味;香气
-
一株满江红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分生孢子发育研究
作者:黄敏敏;陈美珍;陈坚;郑伟文
关键词:满江红;聚多曲霉;分生孢子;自噬;超微结构
-
新品系'606'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呈味物质的变化与品质分析
作者:杨云;刘彬彬;周子维;吴晴阳;林宏政;胡清财;陈彬;占鑫怡;陈常颂;孙云
关键词:新品系’606’;乌龙茶;氨基酸;儿茶素;加工过程;呈味物质;品质分析
-
满江红内生细菌的培养及其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检测
作者:陈坚;郑益平;陈彬;郑斯平;郑伟文
关键词:满江红;内生菌;抗生素抗性基因;宏基因组
-
新品系‘606’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呈味物质的变化与品质分析
作者:杨云;刘彬彬;周子维;吴晴阳;林宏政;胡清财;陈彬;占鑫怡;陈常颂;孙云
关键词:新品系‘606’;乌龙茶;氨基酸;儿茶素;加工过程;呈味物质;品质分析
-
内生菌在水生蕨类植物满江红大孢子果发育过程中的结构特征和细胞响应
作者:吴志华;郑斯平;陈坚;陈彬;郑伟文
关键词:满江红;蓝藻;细菌;超微结构;分泌;生物被膜
-
结合态氮对满江红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作者:陈坚;陈彬;郑斯平;郑益平;朱炳耀;郑伟文
关键词:满江红;蓝细菌;满江红念珠藻;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电子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