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建兰花叶病毒(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的脱除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靖晶 1 ; 李军 1 ; 刘凤军 1 ; 徐君 1 ; 姜红卫 1 ; 李青 1 ;

作者机构: 1.苏州市农业科学院/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蝴蝶兰;建兰花叶病毒;齿兰环斑病毒;化学处理;茎尖培养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28 期

页码: 115-12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茎尖培养的技术手段来探索蝴蝶兰病毒的脱除问题,为建立工厂化无毒苗培养体系提供技术支撑。长期的工厂化生产,使蝴蝶兰经常感染各种病毒,导致叶片产生枯斑、褪绿、坏死等现象,使花朵畸形变色。其中建兰花叶病毒(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是最常见的2种病毒。实验取已检测出含有CymMV和ORSV病毒的蝴蝶兰植株花梗,进行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对丛生芽进行继代增殖形成组培苗用于脱毒处理。切取组培苗的茎尖顶端分生组织进行培养,茎尖长度在1~6 mm之间,随着茎尖长度的增加,成活率上升,脱毒率明显降低。取2~3 mm组培苗茎尖,经0、10、20、30、40 mg/L的三氮唑核苷浸泡15 min处理和在含有相应浓度的三氮唑核苷培养基中培养30天后,继代培养形成再生植株。实验采用ELISA法对脱毒前的蝴蝶兰植株以及脱毒后的再生植株进行2种病毒检测,通过显色反应判断是否含有病毒病原。实验结果表明,蝴蝶兰脱毒苗的成活率随着三氮唑核苷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其浓度达到40 mg/L时,茎尖顶端分生组织出现严重的透明和褐变现象,未获得再生植株。而试管再生苗的脱毒率则随着三氮唑核苷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添加30 mg/L的三氮唑核苷进行化学抑制病毒的处理后,可以比单纯使用茎尖培养的方式脱毒率提高22.3%。

  • 相关文献

[1]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RdRp基因hp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 杨玉霞,言燕华,韦武青,马志虎,李倩中,李淑顺,张昌伟. 2013

[2]6-BA对不同基因型甘薯茎尖培养的影响. 李强. 2001

[3]甘薯茎尖培养和脱毒效果研究. 陈文武,唐君,彭兰华,李华坤,戴优强. 2004

[4]外植体对甘薯茎尖培养与植株再生的影响. 唐君,赵冬兰,刘亚菊. 2004

[5]棉属茎尖腋芽的离体培养. 吴敬音,佘建明. 1990

[6]陆地棉茎尖培养再生植株. 三月芳,奚元龄. 1986

[7]蝴蝶兰离体培养不定芽高效增殖研究. 杨海芸,杨芸,吴震,王广东. 2010

[8]不同低温与肥水处理对蝴蝶兰生长及开花的影响. 曲晓慧,张宁宁,刘晨,瞿辉,邵和平. 2022

[9]微景观创作之蝴蝶兰DIY. 蔡红海,李玉娟,马赞留,戴云新,张衡. 2019

[10]不同胁迫处理对蝴蝶兰生长的影响. 马赞留,李玉娟,蔡红海,戴云新,张衡. 2019

[11]不同保鲜处理对蝴蝶兰切花保鲜效应的影响. 董小艳,郑金生,何俊平,张思勉,王江英. 2020

[12]蝴蝶兰花梗节间切段的类原球茎诱导与增殖. 苏家乐,陈尚平,汤久顺,何小弟,李晓刚,姜维华. 2007

[13]江苏年宵花产销分析与建议. 瞿辉,邵和平,于永军,孙叶,张敏. 2021

[14]不同氮、磷、钾水平对蝴蝶兰养分吸收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陈尚平,汤久顺,苏家乐,李倩中,刘晓青. 2007

[15]不同激素水平对蝴蝶兰原球茎状体增殖影响. 叶晓青,谢东,魏书,李惠芬,江卫华. 2000

[16]蝴蝶兰无菌播种育苗技术. 刘晓青,陈尚平,李倩中. 2005

[17]蝴蝶兰类原球茎增殖影响因子初探. 苏家乐,陈尚平,何小弟,汤久顺. 2008

[18]蝴蝶兰类原球茎分化苗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陈尚平,汤久顺,何小弟,苏家乐. 2008

[19]不同栽培基质配比与施肥模式对蝴蝶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曲晓慧,张宁宁,刘晨,瞿辉,邵和平.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