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化肥面源污染排放的时空演进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2000~2020年数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晓倩 1 ; 李玲 1 ; 孙小龙 2 ;

作者机构: 1.河北地质大学经济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粮食主产省;面源污染;时空演进;驱动因素

期刊名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ISSN: 1003-7578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49-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揭示粮食主产省化肥面源污染排放时空特征,保障粮食安全,验证化肥零增长行动计划是否有效,文章基于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2000~2020年的数据,运用化肥流失系数法、标准差椭圆法、LMDI分解法分析了粮食主产省化肥面源污染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省在考察期内农业化肥面源污染总量和强度均呈现倒U型的变化趋势,且在2015年化肥面源污染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为376.72万t, 2020年粮食主产省实现化肥零增长的目标。2)化肥面源污染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较高水平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苏鲁地区及周边省份,同时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聚集特征。3)粮食主产省的化肥面源污染排放总量重心由山东省济南市转移至山东省泰安市,热点区域呈向东北扩张趋势,而面源污染强度重心一直维持在山东省泰安市,面源污染总量和强度均呈西南-东北方向集聚。4)种植规模的扩大、产出效应均加剧了化肥面源污染程度。所以,应平衡经济效益和面源污染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绿色种植技术,采取因地制宜、联防联控的防治策略。

  • 相关文献

[1]中国化肥面源污染EKC验证及其驱动因素. 李太平,张锋,胡浩. 2011

[2]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源头减量技术. 薛利红,杨林章,施卫明,王慎强. 2013

[3]健康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研究. 李静会,吴彤东. 2011

[4]利用指示生物评价稻田系统磷素面源污染潜力. 施林林,王海候,蒋敏,张帆,陆长婴,周新伟,沈明星. 2013

[5]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氮吸收特征与农田归还率研究. 盛婧,孙国峰,吴纪中,周炜,王鑫. 2015

[6]大棚作物-水稻种植模式对稻谷产量和氮素面源污染的影响. 沈明星,吴彤东,谢正荣,刘凤军,陆长婴,姚月明. 2009

[7]农田排水河道的生态修复工程设计与实际效果. 杨非,王建清,张亚平,张志勇,宋伟. 2018

[8]自然生物膜对面源污水中氮磷去除的研究进展. 吴国平,高孟宁,唐骏,陆海鹰,吴永红. 2019

[9]农田汇水区重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集成与示范. 宋伟,闻学政,杨非,王岩,刘海琴,秦红杰,张迎颖,张志勇. 2019

[10]农户化肥投入行为与面源污染问题研究. 张锋,胡浩. 2012

[11]盐城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倪圣亚,薛民琪,陆胜龙,任彬,王亚杰,张振华. 2015

[12]农田养分流失及水生植物吸收再利用研究进展. 盛婧,王子臣,朱普平,陈留根,郑建初. 2016

[13]江苏种养结合猪场粪污处理典型模式分析Ⅰ-政府主导型. 王子臣,范敏其,王鑫,盛婧,张岳芳,郭智,郑建初,管永祥. 2019

[14]吸咐磷后的镧改性秸秆替代化学磷肥施用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陈新宇,杨智,杨梖,俞映倞,汤婕,周丹一,任卓,薛利红,杨林章. 2024

[15]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氮磷养分循环利用技术. 常志州,黄红英,靳红梅,马艳,叶小梅,薛利红,杨林章. 2013

[16]江苏沿海地区不同施肥模式对梨园氮磷流失的影响. 闫凯旋,马萌萌,李卫国,洪立洲. 2023

[17]不同种类填闲作物阻控设施菜地氮磷淋溶效果及机制研究. 巨昇容,闵炬,董刚强,李建斌,施卫明. 2023

[18]中国化肥投入的污染效应及其区域差异分析. 张锋,胡浩. 2011

[19]雨强及播栽方式对太湖地区麦田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 严磊,吴田乡,赵素雅,薛利红,侯朋福,徐德福,杨林章.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