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利弊分析及收储运对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钱玉婷 1 ; 张应鹏 1 ; 杜静 1 ; 孔祥平 1 ; 常志州 1 ; 叶小梅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华东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秸秆;综合利用;收储运;江苏省;对策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9 年 22 期

页码: 154-160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推动区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以稻麦轮作区的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对秸秆还田与离田综合利用进行了利弊分析,围绕秸秆捆型、收储运模式及作业成本角度分析了对秸秆收储运的影响,并针对目前秸秆收储运体系存在问题,从政府引导、设备自给率、资金扶持方向和研发投入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结果表明,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和实地调研发现,秸秆离田方式不仅有利于下茬作物耕种和减少生态环境影响,同时可为种田主体节约成本,增加收入,也为秸秆收储主体通过销售秸秆商品获得经济利润;通过分析打捆秸秆类型对收储运环节的影响,得出大圆捆秸秆是江苏省秸秆收储运作业的优选捆型。同时,针对目前主要的第三方秸秆收储运模式,通过深入分析该模式下不同收储运主体之间的运行机制、秸秆收储运各环节作业成本和利润空间,指出在政策引导及政府行政推动下,秸秆离田收储运是容易实现的,并且收储运成本相对比较稳定且透明,而制约秸秆离田综合利用的瓶颈在于末端秸秆利用形式及终端产品附加值高低。最后,通过剖析现有的秸秆收储运体系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效果质量和收储运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秸秆发电厂草木灰的利用现状. 钟平,邵文奇,纪力,石彦兵. 2012

[2]高邮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汤立斌,杜静,张应鹏,孔祥平,奚永兰,靳红梅,叶小梅. 2020

[3]“十三五”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策略与秸秆产业发展的思考. 常志州,靳红梅,黄红英,肖敏,丁成龙. 2016

[4]江苏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汪翔. 2012

[5]江苏省棉花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肖松华,纪从亮,俞敬忠. 2009

[6]江苏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现状评价与对策. 樊磊,宋力沁. 2009

[7]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刘红锦,李国锋,李建军. 2008

[8]新形势下江苏省粮食生产对策. 罗兵前. 2016

[9]江苏省糯玉米育种进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黄小兰,薛林,任建,陆虎华,石明亮,陈国清,程玉静,郝德荣,冒宇翔,张振良. 2014

[10]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对策. 罗兵前. 2016

[11]江苏省水稻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 孔宪旺. 2018

[12]江苏省大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樊继德,陆信娟,刘灿玉,赵永强,张碧薇,杨峰. 2019

[13]机械化植棉是江苏省棉花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 肖松华,纪从亮,俞敬忠. 2009

[14]江苏省光伏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鲍恩财,瞿文卉,吴翠南,顾东清,杨晨,许桂俊,邓志强,王励. 2023

[15]江苏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刘春泉. 2012

[16]江苏省补充耕地质量评定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陈雅玲,张奇. 2024

[17]江苏省直播稻技术应用现状与对策. 周林杰,罗兵前. 2008

[18]江苏省耕地过剩氮排放评价及减排对策——基于农牧结合视角. 郑微微,易中懿,沈贵银. 2016

[19]江苏省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徐雯,黄波,殷剑美. 2024

[20]江苏食品辐照现状与发展对策建议. 朱述钧,刘春泉,朱佳廷.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