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BBD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灵芝多糖提取工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阚永军 1 ; 吴建国 1 ; 陈体强 1 ; 吴岩斌 1 ; 吴锦忠 1 ;

作者机构: 1.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关键词: 灵芝;多糖;效应面法;抗氧化;提取工艺

期刊名称: 中国药房

ISSN: 1001-0408

年卷期: 2014 年 27 期

页码: 2523-252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优选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灵芝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液料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为自变量,以灵芝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的倒数(1/EC50)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采用BBD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灵芝多糖提取工艺。结果:优选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63℃、浸提时间2 h、料液比1∶33(g/ml),在此条件下,灵芝多糖的1/EC50为0.732 2 ml/mg,与响应面拟合方程的预测值0.733 7ml/mg相当。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灵芝多糖的提取。

  • 相关文献

[1]不同采收期硬孔灵芝多糖和三萜类成分的HPLC分析比较. 陈体强,吴建国,吴锦忠. 2013

[2]茶枝屑代料栽培对灵芝生物转化率和质量的影响. 刘明香,林忠宁,陈敏健,韩海东,杨青. 2011

[3]超声波法提取龙眼多糖工艺研究. 郑少泉,姜帆,高慧颖,郑金贵. 2008

[4]益母草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蔡文燕,吴水金,蔡欣. 2008

[5]灵芝白茶功能饮料研制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李怡彬,陈君琛,沈恒胜,吴俐,赖谱富. 2012

[6]乳酸菌联合酿酒酵母发酵对龙须菜多糖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陈秉彦,林晓姿,李维新,杨超,何志刚. 2023

[7]绣球菌多糖超声波修饰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张迪,王宏雨,林衍铨. 2018

[8]双孢蘑菇多糖的大孔树柱串联纯化工艺研究. 张迪,王宏雨. 2015

[9]茶园套种对灵芝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LIN Zhong-ning,林忠宁,LIU Ming-xiang,刘明香,LI Zhen-wu,李振武,HAN Hal-dong. 2015

[10]部分灵芝产区栽培品种调查及鉴定分析. 柯斌榕,卢政辉,吴小平,兰清秀. 2015

[11]红凤菜花色苷三种提取方法的工艺优化和比较. ZHANG Shuai,张帅,ZHANG Shao-ping,张少平,ZHENG Yun-yun. 2017

[12]灵芝孢子粉氨基酸、脂肪酸及元素组成的研究. 陈体强,李开本,徐洁,朱培根,郑宇. 1997

[13]茶枝屑代料栽培灵芝试验. 林忠宁,韩海东,刘润东,陈敏健. 2008

[14]超微粉碎后超临界CO_2萃取灵芝孢子挥发油组分的GC-MS分析. 陈体强,吴锦忠. 2006

[15]灵芝菌对Ge-132的富Ge效应及富Ge菌体的主要成分. 胡开辉,陈体强,徐洁. 1999

[16]灵芝子实体微粉末的显微形态及其化学成分. 陈体强,朱培根,李开本,徐洁,陈朝旭,黄文凤,陈则树. 1999

[17]灵芝生长过程中培养料中的碳转化及子实体的CO2排放. 刘凌云,黄在兴,邢世和,翁伯琦,罗旭辉,刘朋虎. 2019

[18]茶园套种对灵芝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林忠宁,陆烝,林怡,李艳春,刘明香. 2020

[19]灵芝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现状与展望(综述). 陈君琛,翁敏劼,李怡彬. 2016

[20]适于菌草代料栽培的杂交灵芝菌株选育. 金珊珊,柯斌榕,吴小平,汤坤鹏.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