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紫苏褐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刘赵 1 ; 商志伟 2 ; 杨小华 3 ; 罗充 1 ;

作者机构: 1.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菜研究所

3.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农业农村局

关键词: 紫苏;褐斑病;分子鉴定;抑菌剂;抑菌率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1024-10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规模化生产上紫苏褐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感染褐斑病的紫苏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紫苏褐斑病病原菌,在此基础上采用抑菌圈法对抑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紫苏褐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 Nees)。72%甲霜锰锌、70%代森锰锌和69%烯酰锰锌的500~800倍稀释液均可抑制链格孢属真菌的生长,3种抑菌剂的抑菌率均与药品浓度呈正相关关系,72%甲霜锰锌500倍液的抑菌效果最强,抑菌率为73.4%;72%甲霜锰锌EC50为0.76μg/mL;70%的代森锰锌EC50为0.19μg/mL;69%烯酰锰锌EC50为0.16μg/mL。【结论】紫苏褐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属真菌,3种抑菌剂对紫苏褐斑病均有防治效果,69%烯酰锰锌对菌丝生长的整体抑制效果最好。

  • 相关文献

[1]"贵长"猕猴桃致病菌的鉴定与天然抑菌剂筛选. 石彬,李健英,李咏富,何扬波,冉曜琦. 2023

[2]一株拮抗茶炭疽病菌的木霉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赵兴丽,张金峰,周玉锋,赵玳琳,张莉,周罗娜,陶刚. 2019

[3]贵州省不同地区紫苏籽的油用成分分析. 李慧琳,奉斌. 2015

[4]30份贵州紫苏的含油率与脂肪酸成分含量. 沈奇,朱文秀,秦信蓉,赵云,王仙萍,李敏,杜才富. 2014

[5]贵州紫苏资源收集以及叶色多样性分析. 王仙萍,李敏,张敏琴,曾章丽,向阳,韩宏仕,杜才富,沈奇. 2013

[6]紫苏种质资源的考察标准及其性状描述. 沈奇,王仙萍,田世刚,秦信蓉,温贺,陈俊锟,周凌,杜才富. 2016

[7]15份紫苏材料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陈东杰,汤勇,沈奇,高志宏,徐春,王仙萍,郭平,田世刚. 2017

[8]贵州紫苏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秦信蓉,田世刚,王仙萍,沈奇. 2015

[9]酶辅助超声提取紫苏迷迭香酸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黄丹丹,朱秋劲,沈奇,彭炜,罗自生,茅林春. 2016

[10]贵州紫苏叶中氨基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 金石诚,刘忠伟,沈奇,李月,牛熙,朱秋劲. 2016

[11]响应面法优化酶法辅助提取迷迭香酸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黄丹丹,沈奇,朱秋劲,成梅,罗自生,茅林春. 2016

[12]紫苏种子品质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商志伟,赵云,沈奇,王仙萍,徐静,杨森,田世刚,温贺. 2017

[13]紫苏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田世刚,陈俊锟,沈奇,王仙萍,郭平. 2016

[14]贵州紫苏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魏忠芬,李慧琳,奉斌,杨胜先,林涛,黄泽素. 2017

[15]环境因子对紫苏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影响研究. 沈奇,赵继献,邱雪柏,商志伟,王仙萍,杨森,徐静,陈士林. 2018

[16]62份非PK型紫苏种质的挥发油GC-MS分析和新化学型发现. 郭佳琪,李卫萍,沈奇,杨森,商志伟,郭宝林,葛菲. 2019

[17]紫苏EST-SSR分布特征及标记开发. 张天缘,宋莉,沈奇. 2017

[18]紫苏不同品种的生产比较试验. 沈奇,田世刚,郭平,王仙萍,杨森,商志伟,徐静,温贺,赵继献. 2017

[19]紫苏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相关性分析. 徐静,王仙萍,田世刚,杨森,商志伟,温贺,郭平,沈奇,赵继献. 2017

[20]62份非PK型紫苏种质的挥发油GC-MS分析和新化学型发现. 郭佳琪,李卫萍,沈奇,杨森,商志伟,郭宝林,葛菲.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