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菱鲆仔稚鱼发育早期肠道菌群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史秀清 1 ; 王印庚 2 ; 张正 2 ; 廖梅杰 2 ; 李彬 2 ; 张述智 3 ; 李华 1 ;

作者机构: 1.大连海洋大学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3.青岛中仁药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大菱鲆;苗种繁育;肠道菌群;影响因素;高通量测序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5 年 05 期

页码: 1075-10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鱼类发育早期肠道菌群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仔稚鱼肠道、受精卵、不同类型的饵料和水源中的菌群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以不同的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可操作分类单元)作为分类依据,发现大菱鲆仔稚鱼的肠道菌群结构在开口摄食后不久已趋于稳定,其优势菌与受精卵所携带的细菌关联较大。并且在大菱鲆仔稚鱼不同的发育时期,这一菌群的结构非常稳固,几乎不受水和饵料中优势细菌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乳球菌属的Lactococcus piscium菌株一直是大菱鲆仔稚鱼肠道中的优势菌种,在不同发育时期的优势度高达45%~65%。本研究还发现,大菱鲆仔稚鱼肠道可能对定植的菌种具有选择性,一些水环境和饵料中的非优势菌,如Streptococcus sp.,Pseudomonas sp.,Carnobacterium sp.等细菌也会定植于肠道,成为大菱鲆肠道中的次优势菌。

  • 相关文献

[1]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仔稚鱼发育期消化道可培养细菌的菌群特征分析. 史秀清,张正,王印庚,于永翔,邓威,李华. 2015

[2]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大菱鲆幼鱼肠道及其养殖环境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吴欢欢,王伟继,吕丁,胡玉龙,孔杰. 2019

[3]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洄游期的肠道菌群多样性. 徐静静,冯广朋,陈建华,孙雪娜,黄晓荣. 2021

[4]两种疾病发生对养殖半滑舌鳎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分析. 张正,廖梅杰,李彬,王印庚,王岚,荣小军,陈贵平. 2014

[5]不同健康程度和抗生素氟苯尼考干预下斑石鲷肠道菌群的结构差异. 许燕,王印庚,张正,姜燕,廖梅杰,李彬,王凯,李文生. 2018

[6]池塘养殖牙鲆肠道和环境菌群结构对益生菌制剂的响应. 姜燕,李存玉,徐永江,柳学周,于超勇,王滨,郑伟,史宝. 2022

[7]基于工厂化循环水繁育系统的胭脂鱼人工繁育效果. 张成林,吴凡,徐皓,宿墨,管崇武. 2013

[8]略论我国海水鱼类苗种繁育和种质改良的研究. 孟振,刘新富,雷霁霖. 2012

[9]中国沿海帘蛤科贝类主要经济种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刘相全,方建光,包振民,王如才. 2003

[10]略论我国海水鱼类苗种繁育和种质改良的研究. MENG Zhen,孟振,LIU Xin-fu. 2012

[11]中国沿海帘蛤科贝类主要经济种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刘相全,方建光,包振民,王如才. 2003

[12]对虾苗种现状与育苗研究新进展. 江世贵. 2009

[13]环境胁迫对石斑鱼早期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张梦淇,陈超,孔祥迪,于欢欢,张春禄,刘莉. 2014

[14]银鲳苗种繁育与推广. Shi Zhaohong,施兆鸿. 2012

[15]工业化水产苗种繁育设施系统构建. 徐皓. 2013

[16]半滑舌鳎鳗弧菌感染前后的免疫相关组织转录组分析. 沙珍霞,章翔,丁少雄,陈松林. 2012

[17]绿色添加剂溶菌酶及其应用. 许红,徐奇友,刁新平. 2005

[18]壳寡糖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前肠组织结构及肠道主要菌群的影响. 田娟,孙立威,文华,蒋明,吴凡,刘伟,张明明. 2013

[19]乳酸环丙沙星对鲤鱼肠道菌群的影响. 杨雨辉,佟恒敏,卢彤岩,赵吉伟,李晓霞,王君. 2004

[20]牙鲆仔稚幼鱼肠道菌群结构比较分析. 刘增新,柳学周,史宝,徐永江,蓝功岗,刘权.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