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稻纵卷叶螟2010年的一次迁飞过程及其虫源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齐国君 1 ; 芦芳 2 ; 高燕 1 ; 梁居林 3 ; 蓝日青 4 ; 张孝羲 2 ; 翟保平 2 ; 吕利华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封开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

4.广东省韶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迁飞;虫源性质;低空急流;轨迹分析;虫源地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1 年 54 卷 10 期

页码: 1194-12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10年6月10-12日,我国华南、江南南部稻区出现了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的大范围同期突增。为了明确此次同期突增的虫源性质,进一步揭示稻纵卷叶螟大规模降落的大气动力学机制,我们利用HYSPLIT轨迹分析平台、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和气象图形软件GrADS,对稻纵卷叶螟的迁飞过程及大气背景场进行了个例研究。结果表明:(1)粤北大范围的稻纵卷叶螟突增以外地迁入种群为主,部分为本地繁殖种群;(2)西南低空急流为稻纵卷叶螟的远距离迁飞提供了运载气流,稻纵卷叶螟迁飞种群的集中降落是降雨造成的,主降区位于雨区边缘的曲江、紫金、佛冈等地区,降雨区的空间分布直接导致了曲江、南雄地区降虫量的巨大差别;(3)稻纵卷叶螟迁入峰的主要虫源地分布在广东西南部稻区,6月上旬以阳春为代表的虫源地的双季早稻进入扬花灌浆期-乳熟期,叶片营养恶化,稻纵卷叶螟处于成虫盛发期,存在为粤北大规模迁入提供虫源的可能。

  • 相关文献

[1]2008年桂北地区稻飞虱特大迁入事件分析. 齐国君,谢茂昌,梁载林,张孝羲,程遐年,翟保平. 2011

[2]粤北稻区稻纵卷叶螟的虫源地分析. 齐国君,吕利华,蓝日青,谢金宏,张伟群. 2013

[3]广东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分析. 王政,齐国君,吕利华,胡芊,袁维熙. 2011

[4]首次入侵广东的草地贪夜蛾迁入路径及天气背景分析. 齐国君,马健,胡高,于永浩,谌爱东,高燕,吕利华. 2019

[5]浙江入侵草地贪夜蛾的迁入虫源. 罗举,马健,武明飞,齐国君,刘杰,唐健,胡高. 2020

[6]粤北稻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及虫源性质分析. 齐国君,王政,蓝日青,吕利华. 2013

[7]华南双季稻区早稻收割和晚稻移栽对褐飞虱种群动态的影响. 齐国君,王政,吕利华,蓝日青. 2012

[8]一株稻纵卷叶螟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LI Yan-fang,李燕芳,ZHANG Yang,张扬,XIAO Han-xiang. 2009

[9]雷州半岛空中昆虫群落结构特征. 常虹,高燕,王思威,王潇楠,刘艳萍,冼海辉,齐国君. 2023

[10]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防治水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示范试验. 肖汉祥,周振标,陆世忠,李燕芳. 2019

[11]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农药药效试验. 邓平华,陈业荣. 1981

[12]可供取代六六六制剂的农药品种介绍. 邓平华. 1983

[13]3种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 李燕芳,刘光华,肖汉祥,程东美,张扬. 2017

[14]5%环虫酰肼悬浮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 周景鸿,冯日碧,陈培华,徐淑. 2015

[15]吡虫杀微乳剂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的研究. 陈业荣,钟国洪,郑本欣,陈峰,蓝春松,李云珍. 2000

[16]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研究. 陆世忠,肖汉祥,陈伟洲,黎志毅,罗志强. 2014

[17]22%阿维菌素·毒死蜱微乳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试验. 何小芳,肖汉祥,李燕芳. 2015

[18]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简报. 陆世忠,肖汉祥,王家宜,何婉雯,陈珊媛. 2022

[19]稻虫杀净替代甲胺磷防治水稻害虫药效评价. 张扬,黄炳超,肖汉祥,温桂章,吴金灵,陈伟洲,吴城伟,曾繁林. 2002

[20]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试验. 李燕芳,肖汉祥,李怡峰,张扬.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