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山西省小麦条锈菌优势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原宗英 1 ; 李艳芳 1 ; 武英鹏 1 ; 曾卫芳 2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太原市农业局植保站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致病类型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8151

年卷期: 2003 年 23 卷 01 期

页码: 53-55

摘要: 对1998~2001年采自山西省10个县(市)的119份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生理小种监测的结果表明:目前山西省小麦条锈菌的优势生理小种和致病类型为条中17号小种、Hybrid46致病类群(包括条中30号、条中31号、条中32号小种等)以及水源11致病类群。建议小麦抗病育种应以以上生理小种和致病类型为主要对象。

  • 相关文献

[1]1997~2001年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 吴立人,贾秋珍,金社林,李高宝,王保通,姚革,杨家秀,原宗英,毕云青. 2003

[2]山西省不同生态区小麦叶锈菌毒性研究. 原宗英,武英鹏,李艳芳. 2001

[3]山西省小麦不同生态区叶锈菌群体毒性研究. 原宗英,武英鹏,李艳芳,曾卫芳. 2005

[4]山西省小麦叶锈菌致病类型及毒性监测. 原宗英,武英鹏,刘敏捷. 2017

[5]大豆重组自交系Jinf F_(10)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分析研究. 史宏,任小俊,马俊奎,王勇,赵晶云,刘学义. 2008

[6]谷子黑穗病生理小种研究初报. 王斌,王召菊. 2009

[7]玉米大斑病的研究进展. 王慧慧,张文忠,芦明,连培红,申海斌. 2016

[8]山西省谷子白发病菌种分类及致病能力的研究. 史关燕,杨成元,麻慧芳,史根生,侯国亮. 2013

[9]中国大豆遗传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研究. 李莹,王志,焦广音,常汝镇. 1991

[10]高粱丝黑穗病生理小种研究. 张福耀,平俊爱,杜志宏,程庆军,侯爱斌,吕鑫,常玉卉,郭建文. 2005

[11]小麦新品种(系)对麦长管蚜抗性的鉴定. 屈会选,党建友,程麦风,屈非,连晋,谢咸升. 2011

[12]簇毛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导入小麦研究. 曹亚萍,张瑞奇,范绍强,陈佩度,张风琴,周元成,张姝敏. 2010

[13]饲粮兼用多年生小麦培育与多年生特性两重性的研究. 孙玉,孙善澄,刘少翔,闫贵云,郭庆. 2011

[14]水、旱交叉选育抗旱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的研究. 孙美荣,李岩华,张俊灵,申书珍,王节之. 2001

[15]山西省中部不同水肥条件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育种方向研究. 温辉芹,张立生,李生海,程天灵,郭明慧. 2001

[16]小麦抗BYDV基因遗传研究. 王娟玲,曹亚萍,张明义,宁东贤. 2002

[17]小麦F1籽粒Glu-1基因的共显、畸变及剂量效应. 潘幸来,潘前颖,许钢垣,张贵云,谢三刚,王道文. 2001

[18]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麦秸和土壤中氟唑磺隆及其代谢物残留. 秦曙,乔雄梧,王霞,龚勇,李振. 2008

[19]超高产小麦品种太原768的选育推广. 何卫家. 1996

[20]面包小麦干物质、组织氮和果糖动态累积. 侯有良,钟改荣,L.OBrien,卢宝红,贾海瑜.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