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设施尾菜高温闷棚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大兵 1 ; 赵书军 1 ; 佀国涵 1 ; 袁家富 1 ; 葛米红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点实验室;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尾菜还田;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基因;病原菌;影响因素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3 年 009 期

页码: 87-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揭示设施尾菜高温闷棚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直接高温闷棚、尾菜还田后高温闷棚以及尾菜还田配施腐熟菌剂后高温闷棚处理对土壤化学性质、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其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高温闷棚显著降低活性有机碳含量,减少细菌多样性而增加真菌多样性.尾菜高温闷棚还田以及配施腐熟菌剂增加了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但是均降低了真菌多样性指数.高温闷棚前后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闷棚后主要降低了Bacteroidota、Acidobacteriota和Crenarchaeota丰度,但是真菌Ascomycota丰度增加了 16.42~34.01 个百分点,且尾菜还田的增加幅度更大.闷棚后镰刀菌属丰度降低了 1.46~7.03 个百分点,而不闷棚则增加了 0.46 个百分点.与直接闷棚相比,尾菜高温闷棚还田或者添加腐熟菌剂降低了反硝化功能、氨化功能和硝态氮还原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而只有尾菜高温闷棚还田降低了碳氢化合物、芳香化合物和纤维素降解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配施腐熟菌剂则又增加了这 3 种相关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碱解氮是影响高温闷棚后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之一.由此可见,与直接高温闷棚相比,尾菜高温闷棚还田或者配施菌剂进一步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相关碳氮代谢功能.

  • 相关文献

[1]半纤维素分解菌群HMC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 高秀清,王琼,罗轶伦,吕育财,崔明宇,陈永伦,张冬冬,肖园,范淄亭,王浩伟,王轶,郭鹏. 2024

[2]绿肥与化肥配施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佀国涵,王瑞,袁家富,谭军,熊又升,徐大兵,赵书军. 2013

[3]不同施氮水平对冬油菜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刘东海,张智,梅亮贤,乔艳,刘东伟,肖卓熙,李菲,胡诚. 2024

[4]蛋壳形成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沈涛涛,张佳兰,吴艳,皮劲松,姜贤,张昊,程诗彬,李先强. 2021

[5]耐冷功能基因及其在植物耐冷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新进展(英文). 段俊枝,李莹,周雷,潘英华,赵明忠,任银玲. 2015

[6]耐冷功能基因及其在植物耐冷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新进展. 段俊枝,李莹,周雷,潘英华,赵明忠,任银玲. 2015

[7]石首地区野生麋鹿自然保护区重要病原菌(虫)调查. 王明月,周东海,郭定宗,温华军,李鹏飞,郭锐,常优,方瑞. 2018

[8]鄂北岗地山药病害病原菌鉴定. 杨小林,张佑宏,王佐乾,常向前,吕亮,张舒,杨新笋. 2021

[9]甘薯根腐病研究进展. 梅玉琴,雷剑,王连军,柴沙沙,靳晓杰,程贤亮,杨新笋,朱国鹏. 2022

[10]鄂西北小麦全蚀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汪华,杨立军,曾凡松,喻大昭. 2014

[11]tRNA修饰酶GidA家族蛋白研究进展. 高婷,袁芳艳,刘泽文,刘威,周丹娜,杨克礼,段正赢,郭锐,梁婉,田永祥. 2019

[12]甘薯根腐病病原菌rDNA-ITS区序列分析. 雷剑,王连军,苏文瑾,柴沙沙,杨新笋. 2017

[13]湖北不同地区甘薯蔓割病病原菌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雷剑,王连军,杨新笋,苏文瑾,柴沙沙. 2015

[14]一种红菜薹新病害的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聂启军,邱正明,焦忠久,矫振彪,邓晓辉,朱凤娟,吴金平. 2016

[15]稻曲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张舒,喻大昭,陈其志. 2009

[16]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药敏试验. 杨克礼,徐涤平,潘玲,方绪兵. 2008

[17]野生麋鹿自然保护区重要病原调查. WANG Ming-yue,王明月,周东海,ZHOU Dong-hai,GUO Ding-zong,郭定宗,WEN Hua-jun,温华军,LI Peng-fei,李鹏飞,GUO Rui. 2017

[18]影响淡水鱼香肠品质因素的探讨. 熊光权,叶丽秀,张弘,何建君. 1999

[19]浅谈影响粳稻品质综合因素. 杨洁. 2019

[20]~(60)Co-γ辐射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陈玉霞,鉏晓艳,邱建辉,谷峰,林勇,刘尚洪.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