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华南超级稻产量与农艺性状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锐明 1 ; 余宁 2 ; 李花 1 ; 刘志霞 2 ; 莫祥晓 1 ; 赖伟洪 1 ; 古幸福 1 ; 李锐 2 ;

作者机构: 1.惠州市惠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稻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超级稻;高氮利用率;产量;农艺性状;回归模型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1 年 010 期

页码: 78-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了把握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稻新品种主要生产特性,2018年早晚两造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在高氮肥条件下进行超级稻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系研究。【方法】试验选择6个超级稻品种,按照高氮肥素施肥水平下一般大田生产管理的方法。田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按常规测量农艺性状的方法田间采样和室内考种10个单株获取数据,以Microsoft Excel 进行数据整理,用DPS数据处理系统V17.10高级版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总生物量与生育期正相关(r=0.701),生育期越长品种(五优308,144 d)的总生物量越高(4 104 kg)。各性状丰产性和稳定性最佳回归方程及适应造别分别为:生育期Y1=-141.952+2.18182X(五优308,早晚季),最高苗数Y4=-0.8974+1.07865X(合美占,早晚季),株高Y3=-40.7206+1.42857X(金农丝苗,早晚季),有效穗数Y3=10.8786+0.58983X(金农丝苗,早晚季),Y5=5.3751+0.81356X(玉香油占,早晚季);每穗总粒数Y6=57.5266+0.91591X(桂农占,早晚季),千粒重Y1=32.0460-0.28571X(五优308,早晚季)。【结论】超级稻品种(组合)适合在高氮肥施用的条件下进行高产创建活动。对合适的品种在合适的季节,高氮肥施用可以发挥出最高的产量水平,如桂农占在华南晚季的应用。

  • 相关文献

[1]强化栽培条件下超级稻天优998高产群体动态变化特点研究. 陆秀明,黄庆,刘怀珍,李惠芬. 2008

[2]华南广适-耐肥型优质超级稻桂农占的产量性能分析. 司徒志谋,符海秋,高云. 2007

[3]插植密度与插植苗数对超级稻产量和抗倒力的影响. 刘怀珍,黄庆,陆秀明,李惠芬,李康活,张彬. 2013

[4]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对超级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黄旭,唐拴虎,徐培智,陈建生,张发宝. 2006

[5]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陈达刚,周新桥,李丽君,张旭,陈友订. 2008

[6]不同施氮水平对超级稻玉香油占产量的影响. 刘怀珍,黄庆,陆秀明,林树雄,谭耀华,李荣俭,李惠芬. 2007

[7]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华南双季超级稻群体生长及物质生产特征. 张彬,黄庆,刘怀珍,陆秀明,李康活,李惠芬,邹积祥. 2013

[8]强源活库优米栽培对华南广适型超级稻产量的影响. 罗一鸣,田晋元,林青山,江奕君,肖立中,唐湘如. 2014

[9]不同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对超级稻产量的影响. 陆秀明,黄庆,刘怀珍,张彬,李惠芬,邹积祥. 2015

[10]特效植物营养素对超级稻产量及表观遗传效应的影响. 余素芹,江奕君,高云,王正询,谢国文,郑燕玲,郑海波. 2009

[11]机插超级稻在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插植密度下的生育特性及产量表现. 陆秀明,黄庆,刘怀珍,张彬,李惠芬,邹积祥. 2014

[12]特效植物营养素对超级稻增产效应研究初报. 高云,江奕君,余素芹,王正询,谢国文,郑海波. 2009

[13]马唐密度对旱直播稻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防治经济阈值. 郭文磊,于超杰,田兴山. 2023

[14]基于感官品质、质构特征及理化成分分析的中国南瓜果实感官综合评价预测模型. 赵思颖,李璐,刘小茜,赵钢军,吴海滨,罗剑宁,龚浩,郑晓明,李俊星. 2022

[15]荔枝果实成熟品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吴振先,韩冬梅,于卫东,雷晓宇. 2015

[16]森度农用微生物菌剂对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王青峰,肖广江,叶树强,付华军,陈水明,毛中伟. 2018

[17]甜玉米新优品种耐热性鉴定及耐热品种筛选. 卢文佳,李武,胡建广,李高科. 2021

[18]种植季节对超甜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何晓明,谢大森,彭庆务. 2009

[19]广州花生新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调查及分析. 徐杨玉,钱兆军,刘浩,洪彦彬,梁炫强,陈小平,鲁清,李少雄. 2022

[20]高产花生品种籽仁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 罗虹,周桂元,罗燕芬,梁炫强.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