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凯 1 ; 王金林 1 ; 谢骏 1 ; 王广军 1 ; 余德光 1 ; 李志斐 1 ; 毛东东 1 ; 付兵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猪-草-鱼;水质;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8 年 46 卷 20 期
页码: 51-56
摘要: "猪-草-鱼"生态种养模式是将猪粪尿经过发酵处理后种植优质高产牧草,再用牧草养鱼的一种生态高效种养模式。以"猪-草-鱼"生态种养模式为研究对象,研究该模式中池塘水体营养盐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监测水体温度(T)、溶解氧(DO)、pH、透明度(TS)、总氮(TN)、氨氮(NH_4~+-N)、硝酸盐(NO_3~--N)、亚硝酸盐(NO_2~--N)、总磷(TP)、磷酸盐(PO_4~(3-)-P)、化学需氧量(COD)、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NO_3~--N、PO_4~(3-)-P、pH、DO和TDS是控制"猪-草-鱼"生态种养模式中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环境因子。NH_4~+-N、NO_2~--N、PO_4~(3-)-P含量的最高值分别为0.61、0.03、0.16 mg/L,COD呈逐渐下降趋势,为21.89~32.46 mg/L。养殖前期及中期,蓝藻种群在水体中占绝对优势,分别占83.58%、89.17%;后期蓝藻种群优势显著下降,占52.18%,绿藻占43.80%。养殖前期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7.78×10~7个/L,中期为7.81×10~7个/L,后期为1.54×10~8个/L。养殖前期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11.05 mg/L,中期为8.46 mg/L,后期为18.72 mg/L。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为1.32~2.63,且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整体表现为养殖后期显著高于前期和中期。"猪-草-鱼"生态种养模式对水环境产生的生态效果显著,不会导致水体N、P过量累积,一定程度上抑制水体富营养化,且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提高,池塘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 相关文献
[1]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氮收支及其对水质影响. Wang Zhenhua,王振华,Liu Huang,刘晃. 2011
[2]养殖密度对循环水系统中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生长的影响. 乔玮,宋协法,高淳仁,刘滨,雷霁霖,翟介明. 2014
[3]中华绒螯蟹塘水质的超度量聚类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 周群兰,诸康平,谢骏,何义进,刘波. 2010
[4]气浮机对高位池养虾水质的调控效果. 朱林,车轩,刘晃,管崇武,田昌凤. 2014
[5]上海市污染河道底泥处理研究. 夏治河,戈文英. 1995
[6]渤海中部海区水域夏季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徐勇,曲克明,赵俊,崔正国,夏斌. 2017
[7]养殖水体环境与对虾白斑综合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李奕雯,曹煜成,李卓佳,杨莺莺,文国樑. 2008
[8]添加芽孢杆菌对池塘中理化因子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 陆洋,郁二蒙,谢骏,王广军,张凯,李志斐. 2020
[9]养殖鱼类对水质胁迫的生理响应特征研究进展. 王国强,李笑天,费凡,黄滨,刘宝良. 2019
[10]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古长庆,李君文,晁福寰,宋农,郑金来,王新为,邵萍,刘聪,樊恩源,梁舜华. 2004
[11]水质模型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王海涛,金星. 2019
[12]安庆西江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基地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现状. 叶昆,蔺丹清,陶峰,刘思磊,刘凯. 2019
[13]循环水养殖半滑舌鳎成鱼摄食活动对主要水质因子的影响. 王峰,雷霁霖,高淳仁,黄滨,赵侠. 2012
[14]连环湖他拉红泡浮游生物组成及水质分析. 吴文化,蔺玉华,耿红军,王信海. 2009
[15]改进型支持度函数的WSN水质监测数据融合方法. 匡亮,施珮,季云峰,平震宇,陈北京. 2020
[16]停加红糖对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水质和氮收支的影响. 韩天骄,徐武杰,徐煜,文国樑,胡晓娟,苏浩昌,曹煜成. 2020
[17]添加芽孢杆菌对草鱼池塘中真核微生物的影响. 陆洋,郁二蒙,王广军,谢骏,张凯,李志斐. 2020
[18]丁香酚对卵形鲳鲹鱼苗运输水质、成活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陈旭,马振华,周胜杰,蒋伟明,杨其彬,杨蕊,彭晓瑜,刘思迅,于刚. 2019
[19]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养殖系统构建及其养殖效果. 李华,田道贺,刘青松,段亚飞,张家松. 2020
[20]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长江中游水质分析. 董春燕,周运涛,李君轶,杨海乐,喻亚丽,沈丽,吴金明.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稻草对草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结构和菌群的影响
作者:罗王燕;张凯;李坤;杨顺慧;王广军
关键词:草鱼;稻草;稻渔轮作;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结构;肠道菌群
-
不同复合碳源对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垂直分布特征及交换通量的影响
作者:罗义民;张凯;谢骏;王广军;龚望宝;李志斐;夏耘;田晶晶;李红燕;谢文平;郁二蒙
关键词:碳源;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垂直分布;交换通量
-
春季桑沟湾硅藻群落结构对硅酸盐加富的响应研究
作者:张凯;姜娓娓;万东杰;高亚平;张义涛;蒋增杰
关键词:硅酸盐;硅藻;群落结构;粒径结构;桑沟湾
-
以丝瓜络为碳源的固相反硝化系统性能
作者:高书伟;张凯;李志斐;谢骏;王广军;郁二蒙;李红燕;夏耘;田晶晶;龚望宝
关键词:养殖尾水;固相反硝化;水力停留时间;进水硝酸盐浓度;丝瓜络;微生物群落
-
夏季高温期三倍体和二倍体长牡蛎生理能量学及碳收支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伟伟;姜娓娓;蒋增杰;张凯;万东杰;石亚洲;王玮欣;张义涛
关键词:长牡蛎;三倍体;二倍体;夏季高温;生理能量学
-
海洋纳塑料的环境行为与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夏斌;王莹;李恒翔;黄伟;冯志华;杜蕴超;李力昂;王菊英;张凯;徐向荣;王有基
关键词:纳塑料;环境行为;检测方法;毒性效应;致毒机制
-
黄连素与聚β-羟基丁酸酯对大口黑鲈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刘雅荣;夏耘;魏东;张凯;谢骏;王广军;龚望宝;郁二蒙;孙金辉
关键词:黄连素(BBR);聚β-羟基丁酸酯(PHB);大口黑鲈;生长;免疫;肠道菌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