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平衡施肥措施对夏玉米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聂胜委 1 ; 张巧萍 2 ; 张玉亭 2 ; 宝德俊 2 ; 何宁 3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平衡施肥措施;夏玉米;群体;微环境;影响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960-965

摘要: 以长期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氮磷钾配施(N2PK)、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N2PKM)、氮磷钾与秸秆还田配施(N2PKS)3种平衡施肥措施对夏玉米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措施(N2PKM,N2PKS,N2PK)能显著降低玉米喇叭口期、灌浆期的群体内地面温度,较不施肥处理分别降低2~10,1~2℃;显著降低玉米喇叭口期的群体冠层温度,较不施肥处理降低1~4℃;能有效改善玉米灌浆期的群体冠层温度;平衡施肥措施(N2PKM,N2PKS,N2PK)对玉米喇叭口期的群体内CO_2含量有小幅的提高效果,对灌浆期则有较大的提高效果,其中,N2PKM,N2PKS施肥措施的提高效果较大;平衡施肥措施(N2PKM,N2PKS,N2PK)对玉米群体内相对湿度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 相关文献

[1]不同优化平衡施肥措施对冬小麦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聂胜委,张巧萍,张玉亭,宝德俊. 2018

[2]不同施肥措施对夏玉米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聂胜委,张巧萍,张玉亭,段俊枝,韩伟锋,宝德俊,黄绍敏. 2017

[3]粉垄耕作对潮土冬小麦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张玉亭,汤丰收,何宁,黄绍敏,张巧萍,韦本辉. 2015

[4]不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聂胜委,张巧萍,张玉亭,韩伟锋,黄绍敏,宝德俊. 2016

[5]粉垄耕作后效对夏玉米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张玉亭,汤丰收,张巧萍,何宁,郭庆,王洪庆,韦本辉. 2016

[6]夏玉米高产群体生理动态质量指标的研究. 姚万山,宋连启,郭宏敏,张慎璞. 1999

[7]不同玉米群体间主要籽粒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 王利锋,曹言勇,李晶晶,王浩,杜海英,李会勇. 2014

[8]小麦不同世代群体轮回选择效应(英文). 王新望,赖菁茹,范濂,张汝斌. 1993

[9]垄作行间不同密度对小麦群体发育及产量的响应. 岳俊芹,邵运辉,汪庆昌,郑飞,方保停,柏立超,秦峰. 2012

[10]加快玉米螟赤眼蜂群体的改良、生产和应用. 武予清. 2010

[11]方城县气象因子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ZHAO Xia,赵霞,LIU Jing-bao,刘京宝,WANG Zhen-hua. 2008

[12]农艺措施和保水剂对土壤蒸发和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ZHAO Xia,赵霞,HUANG Ruidong,黄瑞冬. 2012

[13]夏玉米籽粒含水率的粒位效应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乔江方,谷利敏,朱卫红,黄璐,刘京宝. 2015

[14]豫南雨养区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赵霞,王宏伟,谢耀丽,闫玉方,刘京宝,王振华,黄璐. 2010

[15]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荧光参数日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赵霞,王秀萍,李潮海,刘天学. 2009

[16]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郭书亚,付国占,王振华,顾顺芳,李亚贞. 2012

[17]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关键技术集成研究. 赵霞,王定林,唐保军,黄瑞冬,李潮海,丁勇. 2015

[18]垄沟种植对土壤水分变化及夏玉米生育的影响. 李亚贞,焦念元,尹飞,郭书亚,王振华,张新,张前进,焦万松,付国占. 2010

[19]不同播种方式下夏玉米机械化精量施肥技术研究. 乔江方,刘京宝,黄璐,朱卫红,夏来坤,李川,乔辉. 2015

[20]控释BB肥及控释尿素在夏玉米上的增产效果试验研究. 孙克刚,李丙奇,李潮海,夏来坤,祝秀花.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