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渔业生态环境指示生物诊断和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健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渔业生态环境;指示生物;生物标志物;诊断;预警

期刊名称: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ISSN: 2095-1833

年卷期: 2015 年 5 卷 02 期

页码: 1-7

摘要: 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是渔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目前它却已沦为了水体污染最严重的受害者之一。有效解决渔业生态环境问题,业已成为中国渔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以及突破环境约束发展现代渔业的根本措施之一。因此,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有效开展污染物和胁迫因子的诊断和预警,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传统的理化分析相比,生物监测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更直接而真实地判断水体中污染物潜在的生物毒性和危害程度,把握对渔业生物和生态系统有中长期影响的污染源及其动态,并能通过暴露实验来探寻和确认更多传统、新型和未知污染物/胁迫因子的生态毒理效应和机制。目前以指示生物和生物标志物为代表的水环境生物监测、诊断和预警,已经成为渔业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之一。特别是在基于双壳贝类的海洋和淡水"贝类观察"指示生物监测体系和基于更广泛的指示生物体内生化、遗传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类生物标志物方面的研究和技术突破,在污染物/胁迫因子的早期、快速、客观诊断和预警方面成效显著。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研发出更多、更有效的指示生物和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技术,必将为最大限度地挽回由污染/胁迫导致的渔业损失,修复受损的渔业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同时,该研究领域也希望得到国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 相关文献

[1]我国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罗建波,李应仁,刘雪华,黄瑛,穆希岩,李绪兴,雷云雷,沈公铭. 2020

[2]松花江流域渔业生态环境汞污染现状评价. 覃东立,牟振波,赵吉伟,陈中祥,姜秋俚. 2011

[3]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沈公铭,黄瑛,穆希岩,李绪兴,雷云雷,罗建波,冯庚菲,李应仁,李继龙. 2016

[4]松花江流域渔业生态环境汞污染调查. 覃东立,牟振波,赵吉伟,陈中祥. 2011

[5]我国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 李绪兴. 2004

[6]我国渔业生态环境养护研究现状与展望. 沈新强. 2008

[7]南海北部海域渔业生态环境健康状况诊断与质量评价. 贾晓平,李纯厚,甘居利,林钦,蔡文贵,王增焕. 2005

[8]渔业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 狄瑜,徐奕,李姗敏. 2016

[9]铜对背角无齿蚌幼蚌的组织损伤效应研究. 刘凯,陈修报,刘洪波,姜涛,杨健. 2021

[10]长江荆江段的渔业生态环境评价. 吴恢碧,倪朝辉,何力,周运涛,张征. 2006

[11]拒马河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其水质评价. 王宏伟,张蕾颖,沈公铭,李凤超,管越强,李继龙,杨文波,康现江. 2007

[12]水生藻类的环境指示作用. 冯天翼,宋超,陈家长. 2011

[13]水生藻类的环境指示作用(英文). 冯天翼,宋超,陈家长. 2012

[14]背角无齿蚌稚蚌的生长和发育研究. 郑浩然,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2021

[15]中国渔业生态环境学科发展回顾与展望. SHEN Xin-qiang,沈新强. 2008

[16]胜利原油对半滑舌鳎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夏斌,陈碧鹃,李传慧,崔毅,马绍赛. 2011

[17]3个湖泊中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体内CYP1A1和GST的比较及其功效分析. 宋超,钟立强,裘丽萍,陈校辉,刘颖. 2013

[18]双壳贝类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及其应用. 于永兴,张晓娜,姚琳,江艳华,曲梦,郭萌萌,谭志军,李兆新,翟毓秀,李风铃. 2020

[19]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记录的浮游藻类生物量和群落组成特征. 梅西,孟祥君,王中波,王忠蕾,南青云. 2019

[20]东海和黄海表层沉积物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及古生态重建潜力. 张海龙,邢磊,赵美训,孙耀,唐启升.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