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晨帆 1 ; 吴海燕 2 ; 李清云 2 ; 顾海峰 3 ; 谭志军 2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2.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
3.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栉孔扇贝;氮杂螺环酸毒素(AZAs);代谢解毒;生理应激
期刊名称: 海洋与湖沼
ISSN: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将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暴露于分离自我国近海的一株氮杂螺环酸毒素(azaspiracids,AZAs)产毒藻-腹孔环胺藻(Azadiniumpoporum,AZDY06株,主产AZA2),研究了栉孔扇贝对AZAs的代谢解毒效应以及代谢过程中血细胞数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等生理应急响应.结果发现,栉孔扇贝对AZDY06所产的AZA2具有一定的代谢解毒能力,可将AZA2转化成AZA6、AZA12、AZA19和AZA23等4种极性较强且毒性较低的代谢产物.代谢解毒过程中,栉孔扇贝血细胞数量、关键抗氧化酶活性及靶器官细胞超微结构均出现一定的应激效应,且总体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栉孔扇贝血细胞数量对AZAs表现出较强的应激反应,且随实验过程出现较大波动,最高可达对照组的2-3倍;抗氧化系统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酶(POD)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GSH-Px与POD在整个蓄积代谢过程中均表现出持续激活状态,且血液中这两种酶活性最高,可达内脏和鳃中的20倍以上; SOD活性与扇贝中AZAs含量有一定关系, AZAs含量为74.2-168.2μg AZA1 eq/kg时为诱导状态,过高或过低剂量均表现为抑制效果;而ACP对AZAs的应激表现也十分敏感,但代谢过程中大部分时间为被持续抑制状态.此外, AZAs还导致栉孔扇贝内脏和鳃细胞超微结构出现空泡化、核固缩等病理性变化;实验后期,低暴露组细胞结构出现一定的自我修复现象,而高暴露组则无此现象.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深入探索AZAs的解毒机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并制定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两种贻贝对麻痹性贝类毒素蓄积代谢及生理应激的比较研究. 杨越聪,张倩茹,郑关超,赵辉辉,王潇潇,谭志军,吴海燕. 2024
[2]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cDNA文库的构建及部分序列分析. 王崇明,艾海新,中国海洋大学,刘英杰,王秀华,李赟,宋微波. 2005
[3]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受精细胞学观察. 周丽青,杨爱国,刘志鸿,杜方勇,张立敬,王清印. 2003
[4]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任伟成,蔡玉勇,王崇明. 2009
[5]贝壳上污损生物的重量对栉孔扇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齐占会,方建光,张继红,毛玉泽,蒋增杰,葛长字. 2010
[6]海洋酸化对栉孔扇贝钙化、呼吸以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张明亮,邹健,方建光,张继红,杜美荣,李斌,任黎华. 2011
[7]盐度和饵料密度对栉孔扇贝稚贝滤水率的影响. 杜美荣,方建光,葛长字,毛玉泽,于守团,燕敬平,李锋. 2009
[8]栉孔扇贝面盘幼虫和稚贝的滤水率昼夜节律. 杜美荣,方建光,毛玉泽,张继红,葛长字,蒋增杰,高亚平. 2012
[9]6-DMAP诱导栉孔扇贝异源雌核发育二倍体. 吴彪,杨爱国,王清印,刘志鸿,周丽青. 2009
[10]桑沟湾不同区域养殖栉孔扇贝的固碳速率. 张继红,方建光,唐启升,任黎华. 2013
[11]栉孔扇贝♀和长牡蛎♂杂交受精及早期胚胎的细胞学研究. 王卫军,杨爱国,刘志鸿,周丽青,张立敬. 2008
[12]栉孔扇贝生物沉积作用的研究. 王俊,姜祖辉,陈瑞盛. 2004
[13]不同养殖海域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混合家系的通径分析. 杜美荣,方建光,包振民,高亚平,房景辉,蒋增杰. 2016
[14]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及其杂交子代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于涛,杨爱国,周丽青,吴彪,刘志鸿. 2011
[15]养殖栉孔扇贝对桑沟湾碳循环的贡献. 张明亮,邹健,毛玉泽,张继红,方建光. 2011
[16]扇贝养殖海区浮游生物及大型海藻携带AVNV病毒的检测分析. 王娜,李赟,任伟成,蔡玉勇,王崇明. 2010
[17]麻痹性贝类毒素在栉孔扇贝体内的代谢轮廓. 邴晓菲,吴海燕,王群,李清云,郭萌萌,国佼,翟毓秀,谭志军. 2017
[18]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及其杂交子代线粒体COI和Cytb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于涛,吴彪,杨爱国,周丽青,刘志鸿. 2016
[19]盐度变化对栉孔扇贝钙化与呼吸的影响. 张明亮,刘学光,方建光,邹健,李斌,张继红. 2011
[20]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诱导的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体内P糖蛋白转运活性及其分布研究. 赵翠琼,高春蕾,姜美洁,贾智慧,王宗兴,王宗灵.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食品中维生素B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霍善琴;赵新楠;林怡辰;王腾;谭志军;彭吉星
关键词:维生素B;前处理方法;检测方法;含量分析
-
麻痹性贝毒亚慢性暴露对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作者:王潇潇;陈彩红;郑关超;霍善琴;谭志军;吴海燕
关键词:麻痹性贝毒;脂质组学;差异脂质;代谢通路
-
鲍营养品质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王腾;赵新楠;林怡辰;宋冬茹;霍善琴;薛勇;谭志军;彭吉星
关键词:鲍;营养品质;影响因素
-
盐度对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在海水-沉积物界面吸附行为的影响
作者:姜舒祺;毕宇杰;张涛;冯志华;耿倩倩;谭志军;郭萌萌
关键词: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海水;沉积物;盐度;吸附;新污染物
-
河北省近岸贝类中麻痹性贝毒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作者:李晓康;吴海燕;程玲;车瀚钰;刘丽娟;牟海津;谭志军;郑关超
关键词:麻痹性贝毒;河北;贝类;污染特征;安全评估
-
全氟辛酸(PFOA)对菲律宾蛤仔血淋巴的毒性效应研究
作者:龚秀琼;周扬;李风铃;郭萌萌;耿倩倩;谭志军;姚琳;江艳华;曲梦
关键词:全氟辛酸;菲律宾蛤仔;免疫毒性;血细胞;生态风险
-
厚壳贻贝中麻痹性贝毒的蓄积及其对滤食率的影响
作者:杨越聪;郑关超;赵辉辉;张海涛;谭志军;吴海燕
关键词:厚壳贻贝;麻痹性贝毒;生物转化;滤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