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亮斑扁角水虻人工饲养条件下适宜温度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姬越 1 ; 任德珠 2 ; 叶明强 2 ; 罗充 1 ; 安新城 3 ;

作者机构: 1.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3.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亮斑扁角水虻;发育;适宜温度

期刊名称: 环境昆虫学报

ISSN: 1674-0858

年卷期: 2017 年 39 卷 02 期

页码: 390-3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亮斑扁角水虻作为一种对环境有益的昆虫正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特别是能够将易腐垃圾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昆虫蛋白和油脂,为下游的多个产业(食品、饲料)提供稳定的动物蛋白来源,从而实现低碳环保、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亮斑扁角水虻作为热带起源的变温动物,生长发育依赖于适宜的环境温度,本文的研究发现,亮斑扁角水虻孵化的最佳温度为32℃,孵化时间最短(56 h)、收获的初孵幼虫最多(1.86 g);其它阶段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8℃,表现为幼虫体重(19.42 g/100 head)、蛹重(13.64 g/100 head)、幼虫期(9.33 d)、蛹期(11.33 d)、成虫寿命(10.33 d)都达到最优。蛹期具有较好的温度耐受性,但成虫寿命显著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成虫寿命越短;数据显示亮斑扁角水虻的环境温度与主要发育参数(孵化虫量、幼虫期、蛹期、幼虫体重、蛹重)的相关性能够很好地被二项式拟合,说明亮斑扁角水虻的生长发育存在着一个最适温度区域,有利于规模化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环境优化。

  • 相关文献

[1]GFP与微管结合蛋白和肌动蛋白结合区融合蛋白载体构建与表达. 胡建广,尹艳. 2004

[2]寄主与粮粒对雅脊金小蜂寄生和发育的影响. 孙永超,高燕,姚婕敏,许再福. 2009

[3]小麦糊粉层发育研究. 张文虎,王忠,顾蕴洁,孔妤. 2012

[4]农用核苷酸对妃子笑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袁沛元,潘建平,曾杨,林志雄,匡石滋,田世尧.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