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毛小红 1 ; 张建新 1 ; 于胜尧 1 ; 李云帅 1 ; 喻星星 1 ; 路增龙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功能实验室;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西秦岭;麻粒岩;混合岩;U-Pb定年;变质作用;早古生代
期刊名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ISSN: 1674-7240
年卷期: 2017 年 05 期
页码: 601-6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西秦岭造山带北部的秦岭杂岩中新识别出麻粒岩相岩石,它们由角闪二辉麻粒岩和石榴夕线黑云片麻岩组成,并具有强烈的混合岩化特征.本文选择3个麻粒岩相岩石和1个深熔浅色体样品进行SHRIMP、LA-ICPMS锆石和独居石的U-Pb年代学分析,一个麻粒岩相变泥质岩样品中的锆石给出了加权平均年龄为(430±4)Ma(MSWD=0.88),另一个麻粒岩相变泥质岩的独居石给出了(433±4)Ma(MSWD=0.27)的加权平均年龄,两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结合岩相学观察及锆石特征,认为其代表了变泥质岩麻粒岩相变质时代;角闪二辉麻粒岩中的变质锆石分别给出了(424±3)Ma(MSWD=0.45)和(402±3)Ma(MSWD=1.4)的2个加权平均年龄值,结合岩相学特征,认为前者代表麻粒岩相的变质年龄,而后者可能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之后的退变质作用改造的时代;混合岩中浅色体中的锆石给出了(426±2)Ma(MSWD=0.3)加权平均年龄,代表了深熔脉体的结晶年龄.因此,与东秦岭造山带相似,西秦岭造山带北部同样记录了早古生代晚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及深熔作用,其形成于商丹洋向北俯冲的岩浆弧背景还是与早古生代的碰撞造山有关仍需进一步确定.
- 相关文献
[1]西秦岭北缘秦岭杂岩变质作用:副片麻岩岩石学、相平衡模拟及其地质意义. 毛小红,张建新,于胜尧,李云帅,喻星星,路增龙,周桂生. 2018
[2]晚中生代沂沭断裂带左旋韧性剪切与岩浆迁移规律. 李盛,倪金龙,张尚坤,申颖. 2021
[3]东亚原特提斯洋(Ⅰ):南北边界和俯冲极性. 李三忠,赵淑娟,李玺瑶,曹花花,刘鑫,郭晓玉,肖文交,赖绍聪,闫臻,李宗会,于胜尧,兰浩圆. 2016
[4]东亚原特提斯洋(Ⅴ):北界西段陆缘属性及微陆块拼合. 李三忠,李涛,赵淑娟,李玺瑶,刘鑫,郭玲莉,于胜尧,李少俊. 2017
[5]全球早古生代造山带(Ⅰ):碰撞型造山. 李三忠,杨朝,赵淑娟,李玺瑶,郭玲莉,余珊,刘鑫,索艳慧,兰浩圆. 2016
[6]全球早古生代造山带(Ⅱ):俯冲-增生型造山. 李三忠,杨朝,赵淑娟,李玺瑶,索艳慧,郭玲莉,余珊,戴黎明,李少俊,牟墩玲. 2016
[7]东亚原特提斯洋(Ⅱ):早古生代微陆块亲缘性与聚合. 李三忠,赵淑娟,余珊,曹花花,李玺瑶,刘鑫,郭晓玉,肖文交,赖绍聪,闫臻,李宗会,于胜尧,张剑,兰浩圆. 2016
[8]全球早古生代造山带(Ⅲ):华南陆内造山. 李三忠,李玺瑶,赵淑娟,杨朝,刘鑫,郭玲莉,王永明,郝义,张剑,胡梦颖. 2016
[9]北祁连中段高压/低温混杂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证据. 喻星星,张建新,毛小红,路增龙. 2017
[10]全球早古生代造山带(Ⅳ):板块重建与Carolina超大陆. 李三忠,杨朝,赵淑娟,刘鑫,余珊,李玺瑶,郭玲莉,索艳慧,戴黎明,郭润华,张国伟. 2016
[11]东亚原特提斯洋(Ⅳ):北界西段早古生代构造变形. 李三忠,李涛,赵淑娟,李玺瑶,刘鑫,郭玲莉,于胜尧,李少俊. 2017
[12]柴北缘早古生代中低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以乌兰地区泥质麻粒岩为例. 姚勇,于胜尧,纪文涛,李妍,李卓凡. 2020
[13]北阿尔金地区早古生代洋壳俯冲时限:来自斜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的证据. 彭银彪,于胜尧,张建新,李三忠,孙德有.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绿鳍马面鲀养殖研究现状及展望
作者:陈会娟;冯灿;杨盼蕊;徐加涛;张清欢;许建和;张丽丽;张建新;英娜
关键词:绿鳍马面鲀;人工繁殖;海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
-
多参数约束剖析柴达木盆地砂西地区古近系沉积物源
作者:徐良佳;于胜尧;纪文涛;高翔宇
关键词:稀土元素;重矿物;沉积物源;下干柴沟组下段;砂西地区
-
微板块与大板块:基本原理与范式转换
作者:李三忠;索艳慧;周洁;钟世华;孙国正;刘洁;王光增;朱俊江;姜素华;李玺瑶;郭晓玉;刘丽军;刘永江;曹现志;郭玲莉;赵淑娟;王鹏程;关庆彬;陈龙;刘勃然;周建平;姜兆霞;刘琳;曹花花;戴黎明;于胜尧;刘博;王秀娟;王程程;王玺;刘泽;管红香;李晓辉;胡军;段威;于雷;刘晓光;王誉桦;钟源;刘鹏;张文超;李洛阳;赵彦彦;许淑梅
关键词:微板块;大板块;板块构造;前板块构造;造山带;地幔柱;范式
-
柴北缘早古生代中低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以乌兰地区泥质麻粒岩为例
作者:姚勇;于胜尧;纪文涛;李妍;李卓凡
关键词:柴北缘;乌兰地区;早古生代;麻粒岩相
-
海底“三极”与地表“三极”:动力学关联
作者:李三忠;索艳慧;王光增;姜兆霞;赵彦彦;刘一鸣;李玺瑶;郭玲莉;刘博;于胜尧;刘永江;张国伟
关键词:海底;LLSVP;地表系统;微板块;全球变化;南极洲;北极;青藏高原
-
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及周缘燕山期微地块聚合与增生造山过程
作者:刘一鸣;李三忠;于胜尧;曹现志;周洁;李阳;王誉桦;徐林山;郭润华;周在征
关键词:青藏高原;燕山期;微地块;聚合增生
-
残生微洋块:俯冲消减系统下盘的复杂演化
作者:刘金平;李三忠;索艳慧;朱俊江;李玺瑶;戴黎明;刘永江;于胜尧;郭玲莉
关键词:残生;微洋块;三节点;板块构造;俯冲消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