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冯丽娟 1 ; 朱洪德 1 ; 于洪久 2 ; 王春凤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2.黑龙江省农科院农村能源研究所
关键词: 高油大豆;密度;施肥量;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07 年 26 卷 02 期
页码: 158-1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品种、密度、施肥量对高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密度、施肥量三因素通过影响高油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而影响植株干物质积累,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施肥量对高油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农大96065,密度为36万株/hm2,施肥量为210 kg/hm2时的产量最高,达3407.45 kg/hm2;高油大豆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品种自身的遗传因素影响,其次是密度和施肥量;蛋白质脂肪总量主要受密度因素影响,品种效应其次,施肥量影响最小。
- 相关文献
[1]栽培措施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冯丽娟,朱洪德,于洪久. 2008
[2]不同肥密因素下酿造高粱产量及品质的表现. 王聪,杨克军,魏金鹏,唐春双. 2016
[3]栽培措施对高油大豆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朱洪德,冯丽娟,于洪久,王春凤,宋伟,刘敏,高中利. 2008
[4]钾对高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海泉,朱继强,汪建学. 2005
[5]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6]栽培因子对合农63大豆产量的影响. 申晓慧,姜成,刘婧琦,赵桂范,冯鹏,郭泰,王谦玉,张敬涛. 2012
[7]不同栽培因子对‘绥杂7号’产量的影响. 申晓慧,姜成,冯鹏,李如来,郑海燕,杨贺,李建东,郭伟,李于. 2015
[8]不同种植密度和肥量对玉米早熟新品种牡单13产量性状的影响. 张庆娜,傅迎军,白艳凤,孙殷会,王晓东,王晓梅. 2013
[9]密度和施肥量对玉米品种‘龙单63’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10]不同密度及施肥量对玉米品种龙单42产量的影响.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 2014
[11]垦稻12适宜密度与施肥量研究. 谢树鹏. 2015
[12]盐碱地苜蓿播量、施肥期和施肥量对其产量的影响. 唐凤兰,朱瑞芬,张月学,刘杰淋,刘凤歧,韩微波. 2011
[13]施肥对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魏丹. 1999
[14]矿质镁对水稻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李晓鸣,王玉峰. 1999
[15]酸化矿质混配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英. 1999
[16]不同播期对大豆品质影响的研究. 石绍河. 2011
[17]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高油大豆品质性状的影响. 朱洪德,冯丽娟,于洪久,王春凤. 2010
[18]寒地水稻不同群体密度品质优化研究. 江海,王秋菊,赵宏亮,王萍,姜辉,孟英,张毓,黄莹. 2010
[19]不同种植密度对抗线虫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冰,朱洪德,李肖白,任翠梅,崔洪秋,刘德福,杨柳. 2013
[20]肥料和密度对寒地早熟粳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马波.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白浆土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增施菌渣的响应
作者:张楠;潘雪;刘杰;于洪久;张博;杜海伦;刘沣漫;郝帅
关键词:白浆土;菌渣;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土壤改良
-
耕作与秸秆还田深度变化对不同土层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于洪久;王根林;段衍;刘峥宇;时妍;刘沣漫;王伟;邱广伟;孙磊;李玉梅
关键词:秸秆还田;耕作;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深度
-
低山丘陵坡耕地秸秆覆盖轮耕土壤WSOC的荧光特征
作者:李玉梅;王楠楠;刘峥宇;王根林;时妍;王伟;于洪久;张磊
关键词:坡耕地;秸秆覆盖;轮耕;WSOC;荧光特征
-
种植密度和方式对油莎豆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钟鹏;苗丽丽;刘杰;王建丽;陆海燕;于洪久;张楠
关键词:油莎豆;群体结构;光合特性;产量
-
秸秆灰与菌肥施用对甜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于洪久;刘杰;张楠;苗丽丽;钟鹏;左辛;王大蔚
关键词:秸秆灰;菌肥;甜瓜;产量;品质
-
平衡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郭炜;于洪久;张楠;孙彬;柴永山
关键词:玉米;平衡施肥;产量;肥料利用效率
-
寒地秀珍菇菌渣生物腐熟技术研究
作者:张楠;刘杰;于洪久;钟鹏;孙彬;郭炜;苏戈
关键词:秀珍菇菌渣;生物腐熟剂;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