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减氮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文波 1 ; 李敏 2 ; 罗德强 2 ; 江学海 2 ; 蒋明金 2 ; 姬广梅 2 ; 周维佳 2 ;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农学院

2.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减氮;杂交籼稻;产量;光合特性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189-1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探索不同减氮量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水稻合理减氮提供理论依据.以宜香优2115和F优498为试验材料,在品种最高产施氮量(180 kg/hm2,N180)基础上,设置减氮1/6(150 kg/hm2,N150)、减氮1/3(120 kg/hm2,N120)和不施氮(0 kg/hm2,N0)共3种减氮处理,研究减氮对机插杂交籼稻茎蘖生长动态、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粒叶比、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N180处理相比,两水稻品种在N150、N120和N0条件下的产量平均分别降低3.09%、9.04%和34.37%,其中N150与N180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与N180相比,N150条件下2个水稻品种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平均分别降低7.57%和0.81%,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提高1.98%和0.87%;N120条件下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有所提高,但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持续显著降低.(2)与N180相比,3种减氮条件下水稻各时期的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各生育阶段的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均呈不断降低趋势;N150条件下水稻抽穗期叶面积指数较N180未有显著差异,但高效叶面积率平均提高4.58%,粒叶比增加,同时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率平均提高4.11%,干物质转运率和转化率平均分别提高13.82%和6.89%,这是其保持较高产量的重要生理原因.因此,适量减氮条件下杂交籼稻品种可通过自身调节以优化群体光合结构,促进抽穗后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维持较高产量水平;过量减氮造成群体生长量显著降低,难以高产.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