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成阳 1 ; 柴沙沙 1 ; 刘意 1 ; Soviguidi Deka Reine Judesse 1 ; 王连军 1 ; 雷剑 1 ; 程贤亮 1 ; 杨园园 1 ; 杨新笋 1 ; 张文英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北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粮食作物种植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作物抗逆技术研究中心/长江大学
关键词: 菜用甘薯;氮素形态配比;总酚;总黄酮;可溶性糖;苯丙氨酸解氨酶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2 年 07 期
页码: 1450-14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菜用甘薯存在产量低、品质差以及在种植过程中由于不合理施肥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开展本研究。氮肥作为农业肥料投入的主要部分,是影响菜用甘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通过设置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处理,根据菜用甘薯茎尖产量和品质相关指标的变化,揭示菜用甘薯产量和品质对氮素形态配比的响应机制,为提升菜用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减轻因不合理施肥造成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为大田试验,供试品种为生产上主栽的2个菜用甘薯品种‘福薯18’(F18)和‘鄂薯10号’(E10),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5个氮素形态配比处理为:(1)NH_4~+-N∶NO_3~–-N∶CONH_2-N=1∶1∶1 (N_1);(2)NH_4~+-N∶NO_3~–-N∶CONH_2-N=1∶0∶2 (N_2);(3)NH_4~+-N∶NO_3~–-N∶CONH_2-N=2∶0∶1(N_3);(4)NH_4~+-N∶NO_3~–-N∶CONH_2-N=1∶2∶0(N_4);(5)NH_4~+-N∶NO_3~–-N∶CONH_2-N=2∶1∶0 (N_5)。研究结果表明,N_4和N_5处理均可显著提高菜用甘薯的茎尖产量、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和IbPAL基因表达量;同一时期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随着生育期的不断推进,各项指标的变化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以N_4处理效果更为显著,除可溶性糖含量在N_3处理下最低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在N_2处理下最低,由相关性分析证实,总酚、总黄酮和可溶性含量及PAL酶活性与IbPAL基因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可溶性糖含量与基因表达量呈负相关,表明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IbPAL基因表达无相关性;由氮素形态配比处理可知,相对于N_2和N_3处理,N_4和N_5处理为植株提供了更多的NO_3~–-N,由此推断NO_3~–-N在菜用甘薯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而CONH_2-N在本研究中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促进作用并不突出。而N_4处理即NH_4~+-N∶NO_3~–-N∶CONH_2-N=1∶2∶0的配肥方案是促进菜用甘薯产量和品质提升的最佳配施组合。本研究结果可为合理配肥以获得理想的作物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为在其他作物上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菜用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成阳,柴沙沙,刘意,Soviguidi Deka Reine Judesse,王连军,雷剑,程贤亮,杨园园,杨新笋,张文英. 2022
[2]基质土壤与氮钾配合施用对菜用甘薯品质的影响. 陈雅亚,董晓丽,柴沙沙,王连军,雷剑,靳晓杰,杨新笋,张文英. 2024
[3]不同加工方式对体外模拟胃肠消化香菇活性物质含量及活性的影响. 姚芬,刘红霞,范秀芝,史德芳,殷朝敏,高虹,张玉,姚望. 2025
[4]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甘薯块根形成及光合产物运输分配的影响. 李成阳,柴沙沙,刘意,王连军,雷剑,张文英,杨新笋. 2022
[5]菜用甘薯新品系主要品质特征的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 梅新,杨新笋,何建军,施建斌,刘意,蔡沙,涂艳华,陈学玲,焦春海. 2016
[6]7种菜用甘薯品种(系)多酚类物质含量动态变化分析. 刘意,杨新笋,雷剑,王连军,柴沙沙,张文英,苏文瑾,焦春海. 2020
[7]菜用甘薯的特征特性与研究现状. 望宇洪,杨新笋,姚国新,祝海英,雷剑,苏文瑾. 2011
[8]基于GGE双标图分析菜用甘薯登记品种的丰产稳产及适应性. 戴习彬,周志林,李荣德,邱永祥,杨新笋,肖世卓,孙书军,王远,曹清河. 2022
[9]菜用甘薯新品种鉴定试验. 苏文瑾,刘意,王连军,雷剑,柴沙沙,杨新笋. 2018
[10]砂梨种质资源叶片总酚含量多样性分析. 范净,陈启亮,杨晓平,张靖国,胡红菊. 2019
[11]超高压辅助提取山药皮总酚的工艺优化. 鞠健,乔宇,李冬生,程薇,汪超,李娓,范凯,廖李. 2016
[12]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物对猪肉脯抗氧化性影响的研究. 胡佳慧,刘璐,乔宇,廖李,李弥友,汪兰,石柳,丁安子,李新,吴文锦. 2018
[13]利川市藤茶黄酮成分研究. 李宇,刘翠君,艾伦强,张宇,卢新鹏,何美军,冉亚兰. 2020
[14]利川产区显齿蛇葡萄嫩叶总黄酮成分和抗菌活性研究. 李宇,刘翠君,廖璐婧,郭汉玖,冉亚兰,刘丹,罗建群,何美军. 2020
[15]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郑敏,苏福联,袁名远,刘玉,黄东海,张巍,李宇,廖璐婧,罗凯,何美军. 2023
[16]超声波提取柑橘果皮总黄酮优化工艺. 史德芳,高虹,程薇,何建军,陈玉霞. 2008
[17]玉米须总黄酮的抗氧化性研究. 刘璐,廖李,胡建中,李阳,谷峰,陈学玲,汪兰,吴文锦,程薇. 2014
[18]不同纹理香菇醇提物活性物质含量及体外活性比较分析. 姚芬,高虹,王梓杭,殷朝敏,史德芳,张健,范秀芝. 2023
[19]黑木耳发酵菌质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范秀芝,殷朝敏,叶罗娜,史德芳,高虹. 2019
[20]响应面法优化忍冬桑黄总黄酮提取工艺. 杨娟娟,孙波,王卓仁,刘启燕,赵会长,周洪英,常菊花.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百合光信号转导调控因子LhSPA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作者:黄丽;杨捷;吕博;宋居荣;陈锋;过聪;杨园园;向发云;许本波
关键词:东方百合;花青苷;光照;SPA1;基因表达
-
优化施肥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养分利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作者:杨汉;黄志谋;瞿和平;柴沙沙;黎雨薇;赵清纯;秦晓银
关键词:提质增效;’烟薯25’;优化施肥;土壤养分;氮磷钾
-
基质土壤与氮钾配合施用对菜用甘薯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雅亚;董晓丽;柴沙沙;王连军;雷剑;靳晓杰;杨新笋;张文英
关键词:菜用甘薯;土壤肥力;氮钾施肥;糖分积累;总酚
-
喷施石灰水对甘薯储藏后品质的影响
作者:柴沙沙;汪治;张登波;雷剑;王连军;靳晓杰;杨新笋;张越华;张岩;殷婷婷
关键词:甘薯(Ipomoea batatas L.);储藏;石灰水;品质
-
甘薯蔓割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batatas)相关基因IbMAPKK9的克隆与特性分析
作者:靖小菁;杨新笋;靳晓杰;刘意;雷剑;王连军;柴沙沙;张文英;焦春海
关键词:甘薯;IbMAPKK9;蔓割病;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瞬时表达
-
甘薯PHB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分析
作者:梅玉琴;刘意;王崇;雷剑;朱国鹏;杨新笋
关键词:甘薯;PHB基因家族;系统进化;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
-
甘薯国家地理标志的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
作者:邹语嫣;王连军;雷剑;柴沙沙;靳晓杰;程贤亮;杨新笋;李艳芝
关键词:甘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现状;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