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松笔 1 ; 安飞飞 1 ; 朱文丽 1 ; 李开绵 2 ; Luiz JCB Carvalho 3 ; 李庆孝 4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3.巴西国家农牧研究院
4.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系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木薯;选育种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11 期
页码: 18-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蛋白质组学通过研究整体蛋白质活动来揭示生命运动规律,是解析功能基因组表达的必要手段。目前蛋白质组学为木薯选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和新思路。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研究平台并对其在选育高光效高淀粉积累、高蛋白质、高类胡萝卜素及抗逆木薯种质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相关文献
[1]木薯种茎劣变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刘子凡,陈晨,黄洁,魏云霞,廖道龙. 2020
[2]木薯块根采后贮藏研究进展. 张振文,姚庆群,陈松笔,李开绵. 2012
[3]木薯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差异蛋白分析. 吕亚,安飞飞,宋雁超,李开绵,陈松笔. 2016
[4]近缘两个木薯品种块根蛋白质组比较分析. 张振文,罗秀芹,林立铭,陈松笔. 2016
[5]华南8号木薯块根形成期叶绿体蛋白质组学分析. 徐兵强,贺庭琪,王力敏,王丹,孙勇,常丽丽,王旭初,郭安平. 2015
[6]巴西橡胶树选育种研究现状、趋势及我国的研究策略. 曾霞,李维国,高新生,黄华孙. 2013
[7]抗寒高产橡胶树新品系湛试327-13的选育. 李土荣,张健珍,程儒雄,王一承,邓旭,张浩,吴青松. 2008
[8]番荔枝品种选育和栽培生理研究进展. 刘世彪,杨敬华,谢江辉. 2001
[9]武鸣县木薯朱砂叶螨发生规律初探. 潘文勤,李华英,颜文好,李兆贵,韦艳春,黄洁. 2011
[10]创新催生木薯产业化. 黄洁. 2007
[11]我国木薯燃料酒精发展现状及建议. 匡钰,朱德明. 2006
[12]木薯的营养规律及平衡施肥. 漆智平,洪彩香,张伟特,黄洁. 1999
[13]木薯MADS-box基因克隆及其响应乙烯信号的表达模式分析. Wenbin Liao,廖文彬,Wang Gan. 2011
[14]木薯品种、水土保持技术和嫩茎枝快繁技术. 黄洁. 2009
[15]木薯脯氨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Lili Fu,付莉莉,Xiuquan He. 2011
[16]基因组选择拓展木薯生物能源应用潜力. Wenquan Wang,王文泉,Cheng Lu,卢诚,Xin Chen,陈新,Zhiqiang Xia,夏志强,Kaimian Li. 2015
[17]木薯中草药微生态制剂治疗和预防猪、牛疾病的研究. 蒋盛军,王永壮,刘以道,符乃方,罗长辉. 2011
[18]干旱胁迫下橡胶树叶片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与功能解析. 林秀琴,袁坤,王真辉,邓军,杨礼富. 2009
[19]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概况. 孟慧,段翠芳,曾日中. 2006
[20]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与展望. 杨礼富.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木薯品种不同收获期块根淀粉积累规律分析
作者:郑永清;李开绵;李伯松;马旭东;陈松笔
关键词:木薯;产量;淀粉;光合作用
-
类黄酮合成关键基因MeF3H在木薯块根采后腐烂中的功能分析
作者:安飞飞;蔡杰;薛晶晶;朱文丽;陈松笔;罗秀芹
关键词:木薯;类黄酮;MeF3H;块根;采后腐烂
-
木薯柱花草间种体系固氮机制和生产效益分析
作者:郑永清;马旭东;李伯松;薛茂富;陈松笔
关键词:木薯;柱花草;间种技术;氮源;生产效益
-
基于植物性状和挥发性成分的罗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亚娇;于福来;元超;陈晓鹭;谢小丽;王凯;黄梅;陈振夏;官玲亮;陈松笔
关键词:罗勒;植物学性状;挥发性成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基于木薯全基因组重测序的InDel标记开发及应用
作者:陆佳毓;王明;肖鑫辉;李开绵;张洁;薛茂富;符乃方;万仲卿;王颜
关键词: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InDel标记;基因组重测序;遗传多样性分析
-
木薯糖转运蛋白基因MeSWEET17b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薛晶晶;韦卓文;罗秀芹;安飞飞
关键词:木薯;糖转运蛋白;亚细胞定位;糖转运能力;非生物胁迫
-
木薯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陈松笔;蔡杰;安飞飞;朱文丽;罗秀芹;薛晶晶;薛茂富;李汉丰;韦卓文;黄三文;李开绵
关键词:木薯育种;种质资源;采后生理腐烂;花叶病;褐条病;基因编辑




